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秦镇城镇空间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22:08
本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秦镇城镇空间关联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镇米皮 空间环境 关联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法独立存在的、无形的文化,需要依赖于人类活动的介入才能够得以生存发展。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具备静止属性,而是在人类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被开发和利用,呈现出来的一种活态的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载体的存在对其具备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任何一种载体的消失或变异,都有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损失甚至引起消亡。因此,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存有敬畏、保护之心,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存在于其特定的区域内,并得以生存与发扬。 城镇建设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自二十世纪末开始,我国有关部门提出了城市化建设的战略和要求,城市化进程陡然加快,但是与此同时,,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却逐渐忽略了对城镇记忆和文化的保留。随着城镇差异越来越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并趋于一致,人们逐渐失去了对城镇过去的文化以及记忆,转而将其当做了现代化技术与科学、发展的载体。文化是城镇的灵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城镇的建设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同时也需要城镇这一平台。因此,如何让城镇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共生成为了摆在现代城镇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 陕西西安是中国历史十三朝古都,作为历史文明古城,西安市已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70多项,列入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7项。位于西安西南方的户县,更因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眉户曲子戏、户县社火、蒋村正月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出名。户县秦镇米皮是全国闻名的小吃,米皮制作技艺具有典型和代表性,如何将以米皮为代表的秦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秦镇城镇空间相结合是未来秦镇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第一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和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理清目前学术界针对此课题研究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采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首先针对陕西省户县秦镇环境进行综合性阐述,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与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其次就以秦镇米皮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从秦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的分析入手,重点针对秦镇米皮的由来发展、制作流程、售卖方式以及特点价值评定等进行研究;第三部分为秦镇米皮与空间环境研究,对秦镇总体规划布局、城镇环境发展以及建筑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通过对秦镇米皮在秦镇城镇中的分布情况、空间特性、居民住所关系以及集市关系等对秦镇米皮与城镇环境的结合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为秦镇米皮与空间环境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整体城镇空间、制作空间、贸易场所空间三个方面的问题为切入点,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秦镇米皮与其物质载体城镇空间之间存在的问题和脱节性,发现其对保护和传承带来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秦镇米皮与秦镇城镇空间关联性研究,以前文研究作为基础,对秦镇米皮与城镇空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同时对米皮与城镇传统环境共生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其关联性,最后针对秦镇城镇空间与米皮的利用和保护提出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意义深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物质载体是一种整体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秦镇米皮与其物质载体间却产生了一些问题。论文通过调研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秦镇米皮的特征与规律,分析了它与城镇空间的关系、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并从城镇的整体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街巷等方面深入研究了秦镇米皮与城镇空间的关联性。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秦镇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基础和依据,为秦镇空间特色、景观风貌等发展提供一些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城镇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秦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镇米皮 空间环境 关联性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81;G1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目的、内容及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目的13
- 1.1.3 研究内容13
- 1.1.4 研究意义13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13-14
- 1.2.1 研究对象14
- 1.2.2 研究范围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17-19
- 1.4.1 研究方法17
- 1.4.2 研究框架17-19
- 第二章 陕西户县秦镇非物质文化研究19-29
- 2.1 陕西省户县秦镇环境概况19-22
- 2.1.1 秦镇自然环境概况19-20
- 2.1.2 历史沿革与人文环境20-21
- 2.1.3 经济环境概况21-22
- 2.2 秦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22-24
- 2.3 典型分析:秦镇米皮24-28
- 2.3.1 秦镇米皮的由来及发展24-25
- 2.3.2 秦镇米皮传统制作流程25-27
- 2.3.3 秦镇米皮售卖方式27
- 2.3.4 秦镇米皮的特点及价值评定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秦镇米皮与空间环境关系研究29-41
- 3.1 秦镇总体规划布局分析29-33
- 3.1.1 镇内规划布局29-31
- 3.1.2 城镇形态和布局31-33
- 3.2 秦镇城镇环境发展分析33-34
- 3.3 古现代建筑分析34-36
- 3.3.1 古建筑分析34-35
- 3.3.2 现代建筑分析35-36
- 3.4 秦镇米皮与城镇环境关系研究36-40
- 3.4.1 秦镇米皮在秦镇城镇中的分布状况36-37
- 3.4.2 秦镇米皮与居民住所的关系37-39
- 3.4.3 秦镇米皮与集市的关系39-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秦镇米皮与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41-48
- 4.1 整体城镇空间41-44
- 4.1.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令米皮原料采购存在困难41-42
- 4.1.2 缺乏科学规划令米皮无法进行规模化发展42-43
- 4.1.3 卫生环境差令米皮的售卖受到影响43-44
- 4.2 制作空间44-45
- 4.2.1 院落格局令米皮晾凉存在困难44
- 4.2.2 院落布局令米皮制作中的卫生性下降44-45
- 4.3 贸易场所空间45-46
- 4.4 本章小结46-48
- 第五章 秦镇米皮与秦镇城镇空间关联性研究48-67
- 5.1 秦镇米皮与秦镇城镇空间关系48-50
- 5.1.1 秦镇米皮对秦镇城镇空间的影响48-49
- 5.1.2 秦镇城镇空间对秦镇米皮制作及产业的承载49-50
- 5.2 秦镇米皮及秦镇城镇传统环境共生现状分析50-53
- 5.2.1 秦镇米皮传承保护的现存问题50-51
- 5.2.2 秦镇建设的城镇空间问题现状51-53
- 5.3 重塑与保护、利用53-65
- 5.3.1 以古城为依托重构城镇的整体空间形态53-58
- 5.3.2 塑造民居建筑室内空间和院落空间的特性58-60
- 5.3.3 重塑城镇公共活动空间、街巷空间60-64
- 5.3.4 对米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规划设计64
- 5.3.5 加大对米皮贸易场所的保护与利用64-65
- 5.4 本章小结65-67
- 第六章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0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艳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理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6期
2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1年04期
3 秦存强;郁大海;;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刘龙;;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景观规划[J];山西建筑;2008年24期
5 杨豪中;张蔚萍;卢渊;;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陕西风翔泥塑及其建筑环境保护[J];建筑与文化;2007年06期
6 张松;;新农村建设与乡土文化保护[J];南方建筑;2009年04期
7 李久昌,徐象平;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559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5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