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当代社会分工与交往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0:17

  本文关键词:当代社会分工与交往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工 交往 历史唯物主义 全球化


【摘要】:社会分工与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生存方式的体现,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将其纳入哲学的范畴进行了分析,并使之成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概念。本文力求从经典原著出发,主要对分工与交往的概念发展、本质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探讨对分工和交往的当代特点,存在问题以及理论与现实价值。 本文认为,分工是人和自然与人和社会生产交往关系的中介,交往是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分工和交往体现的是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这就对我们如何重新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工侧重于人的物质生产方面,其广义包含的人与人的关系的意义实际上就是交往;交往侧重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方面,其广义包含的人与物的交往意义实际上就是分工。分工与交往本身就包含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二重维度,二者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线性关系。分工与交往的关系是体现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二者既是社会的宏观构成,又是个人的存在方式,所以分工与交往的关系是个人和社会辩证关系的体现,这对于现代哲学的“交往学转向”也提供了一种路径。当今“全球化”的阶段就是世界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阶段,当代社会分工与交往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但同时仍然没有摆脱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异化”状态。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从经典原著中挖掘出理论价值,并结合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对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从而为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的途径。这些思考对于我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与交往以及如何解决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也是一种启示。
【关键词】:分工 交往 历史唯物主义 全球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
【目录】:
  • 目录4-5
  • Contents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3
  • 第一章 当代社会分工13-24
  • 1.1 社会分工的概念13-15
  • 1.2 社会分工的本质和作用15-21
  • 1.2.1 社会分工的本质15-18
  • 1.2.2 社会分工的功能18-21
  • 1.3 当代分工的特点21-24
  • 第二章 当代社会分工条件下的交往24-29
  • 2.1 当代社会交往现状与特点24-26
  • 2.2 当代社会分工对交往的影响26-27
  • 2.3 当代交往对社会分工的影响27-29
  • 第三章 当代社会分工与交往研究的意义29-43
  • 3.1 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29-40
  • 3.1.1 分工和交往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关系范畴29-33
  • 3.1.2 分工与交往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33-37
  • 3.1.3 分工与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和保证37-40
  • 3.2 应对全球化的实践价值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0-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祥;为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原理辩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刘军;解战原;;马克思分工概念的两重涵义[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黄晓锋;;《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分工的论述及其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潘云华;吴兵;;论社会分工对现代人性的型塑[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J];当代财经;2003年11期

6 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J];当代思潮;1995年02期

7 曹卫东;走进公共领域[J];读书;1999年02期

8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郭艳君;劳动、交往、分工:马克思对历史演进机制的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10 赵长太;;“现实的人”的异化及其扬弃——《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异化思想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国民;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与理论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1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91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