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流动儿童的抑郁及关联因素:基于上海的问卷调查

发布时间:2017-08-02 12:31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的抑郁及关联因素:基于上海的问卷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儿童 社会资本 抑郁 生态系统


【摘要】:流动儿童年幼时经历较大的生活变动,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复杂的影响。根据2012年全国妇联报告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估算,上海市6-14岁流动儿童至少可占到当地儿童的20%。流动儿童数目如此庞大,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内已有许多研究报告证实了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可能比普通城市儿童、甚至是普通农村儿童的心理状况更差,进而会导致一系列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笔者进行社会工作实习时,在与流动儿童的接触中,切身体会到了流动儿童性格脆弱、易低落等特点,因此,笔者决定选取抑郁情绪作为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代表,采用生态系统作为概念框架,社会资本理论作为解释理论,二者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全面的流动儿童社会资本与其抑郁状况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上海某两行政区的两所民工子弟小学的三至七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流动儿童的社会资本与抑郁情绪的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1份,回收问卷501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484份,这484份问卷的数据构成本研究分析的全部样本。 在对全体样本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级、父亲工作、母亲工作、家庭月收入、同伴帮助、社区归属感、亲子关系和家长监控八个变量与流动儿童抑郁状况是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相关的。出乎意料的是,在此模型下,学校社会资本与流动儿童的抑郁状况无显著相关。但是在随后按照流动儿童群体进行的分层分析中,学校氛围对多个流动儿童群体的抑郁状况显示出显著影响。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对青少年社会工作开展的建议。笔者认为,如要降低流动儿童抑郁发生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积极增加流动儿童各维度社会资本存量,做好流动儿童抑郁的预防工作;对于已有抑郁状况出现的流动儿童,应充当流动儿童生活各环境的桥梁,全方位的改善其生活氛围,对于情况严重的要及时转介给专业机构。
【关键词】:流动儿童 社会资本 抑郁 生态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5;C91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导论9-12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缘起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概念界定11-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27
  • 2.1 国内文献综述12-19
  • 2.1.1 国内流动儿童研究现状12-14
  • 2.1.2 国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14-15
  • 2.1.3 社会资本与流动人口健康的关系研究15-17
  • 2.1.4 从社会资本角度对儿童青少年进行的相关研究17-19
  • 2.2 国外文献综述19-26
  • 2.2.1 移民儿童研究现状19-21
  • 2.2.2 移民儿童抑郁状况的研究21-23
  • 2.2.3 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3-24
  • 2.2.4 社会资本与儿童青少年的国际文献24-26
  • 2.3 现有文献的贡献与局限26-27
  • 第三章 理论框架27-31
  • 3.1 理论视角27-29
  • 3.1.1 生态系统理论27-28
  • 3.1.2 社会资本理论28-29
  • 3.2 一个整合的研究框架29-31
  • 第四章 研究方法31-36
  • 4.1 研究目的31
  • 4.2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31-34
  • 4.2.1 研究方法31-32
  • 4.2.2 研究对象及取样方法32-34
  • 4.3 数据处理34-36
  • 第五章 研究结果36-45
  • 5.1 流动儿童抑郁状况36-38
  • 5.2 流动儿童抑郁的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38-40
  • 5.3 社会人口因素、社会资本与抑郁40-43
  • 5.3.1 年级、社会资本与抑郁41
  • 5.3.2 父亲工作状况、社会资本与抑郁41-42
  • 5.3.3 母亲工作状况、社会资本与抑郁42-43
  • 5.3.4 家庭收入、社会资本与抑郁43
  • 5.4 本章小结43-45
  • 第六章 总结、讨论与启示45-56
  • 6.1 研究总结45
  • 6.2 讨论45-50
  • 6.2.1 社会人口变量与流动儿童的抑郁46-47
  • 6.2.2 社会资本与流动儿童的抑郁47-48
  • 6.2.3 社会人口因素、社会资本与抑郁48-50
  • 6.3 对社会工作的启示50-53
  • 6.3.1 对流动儿童抑郁的社会工作介入50-51
  • 6.3.2 抑郁的预防:社会工作的角色51-53
  • 6.4 研究创新与重点难点53-54
  • 6.4.1 研究创新点53-54
  • 6.4.2 重点难点54
  • 6.5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54-56
  • 6.5.1 研究的局限性54-55
  • 6.5.2 研究的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4
  • 致谢64-65
  • 附录65-69
  • 卷内备考表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3 刘磊;符明弘;范志英;;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江君琴;;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心理危机[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5 于倩倩;王健;;社会资本与健康关系的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5年04期

6 王京琼;;青少年运动参与和暴力行为的关联性研究——社会资本的分析视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张云武;;个体性资本、集体性资本与农村居民的精神健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卫利珍;;家庭互动对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抑郁水平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9 彭善民;张宇莲;马志勇;沈黎;;都市社会工作资源整合模式探索——以上海A区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申继亮;胡心怡;刘霞;;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609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09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