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江南烈女现象的存在环境
发布时间:2017-08-06 18:09
本文关键词:论近代江南烈女现象的存在环境
【摘要】:烈女是传统社会为坚守节操而献身的刚烈女性,反映了传统礼教对女性的压迫。晚清而降,西方文明逐渐影响中国,但作为传统礼教的象征,烈女现象仍然存在于近代江南社会,呈现着特定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类型上看,烈女或者矢志殉夫,或者为全贞拒污而死,甚至不惜性命以表孝亲之意,体现了“一女不适二夫”,“顺事舅姑”、“失节事大”等女性道德规范。从阶层角度,无论诗礼之家还是普通小家,都有女性选择殉节,她们从不同的渠道了解甚至服膺传统女德。近代社会的观念嬗变影响着江南社会烈女现象的时空特征:以空间而言,乡村社会环境相对闭塞,传统观念延续,有便于流言滋生和传播的交往圈,常有女性因名节受损而选择自杀;以上海为例的考察可见,近代江南城市观念复杂,既有礼教卫道士对烈女现象的鼓吹,也有知识精英的质疑之声;以时代而言,近代欣赏和宣传烈女的言论尚未退出历史舞台,但批判烈女现象的思潮也在逐渐加强。近代江南烈女现象存在于特定的家族、社会和政治环境中。所谓家族环境包括家庭教育、家族关系、家族力量等要素。从家庭教育上来看,传统的伦理熏染抑或是先辈节烈之举的感召,使贞节观念扎根于女性的内心;以家族关系而言,与丈夫的笃厚感情,丈夫去世后的无所依靠,或者是家人的逼醮促使她们轻生;从家族力量上看,一方面,家族能够承担烈女身后之事,尤其是了却了立嗣之事;另一方面,家族将殉节女性的出现视为本族的荣耀。近代江南传统观念的延续构成了烈女现象存在的社会环境:在民众社会的传统氛围之下,民众对烈女现象的支持、不遗余力地热衷于纪念、宣扬烈女,都为烈女现象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传统儒家精英对节烈观的鼓吹,更是为女性殉节的合理性提供了舆论基础。晚清至民国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烈女现象极受关注。意识形态层面上,地方官员积极为治下区域内的烈女请求朝廷的旌表,并且热衷于祭奠烈女的相关活动,以表明官方支持女性殉节的态度;晚清政府延续清前期旌表烈女的惯例,袁世凯政府更是出台《褒扬条例》明确政府对烈女现象的支持。以太平天国时期为例可见,在战争环境中,女性常因不愿受辱,为保全贞节而自尽。近代江南烈女现象是传统文明在近代社会延续的典型面相,体现了传统文明与近代文明相互交织的一般特征。
【关键词】:近代江南 烈女现象 存在环境 节烈观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5;C913.6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9
- 一、选题价值10
- 二、学术史回顾10-16
- 三、概念界定16-17
- 四、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17-18
- 五、创新与不足18-19
- 第一章 近代江南烈女现象的基本特征19-34
- 第一节 节烈意义的多重内涵19-23
- 一、殉夫烈女19-20
- 二、全贞烈女20-21
- 三、孝奉烈女21-23
- 第二节 不同阶层的选择23-26
- 一、诗礼之家的烈女23-24
- 二、平民之家的烈女24-26
- 第三节 观念变迁与烈女现象的空间差异26-31
- 一、乡居社会的烈女现象26-28
- 二、江南市民的烈女观念——以近代上海为例28-31
- 第四节 观念变迁与烈女现象的时代差异31-34
-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社会烈女观31-32
- 二、新文化运动后社会烈女观的变化32-34
- 第二章 烈女现象存在的家族环境34-50
- 第一节 传统的家庭教育34-39
- 一、儒家伦理教育的熏染34-37
- 二、先辈节烈之举的感召37-39
- 第二节 家族关系的影响39-45
- 一、夫妻感情的笃厚39-42
- 二、女子的无所依靠42-43
- 三、女子不堪逼醮43-45
- 第三节 家族力量的影响45-50
- 一、家族对烈女身后之事的承担45-47
- 二、家族势力对烈女事迹的重视47-50
- 第三章 烈女现象存在的社会环境50-65
- 第一节 民众社会的传统氛围50-54
- 一、普通民众对于烈女的传统态度50-52
- 二、民众社会对烈女的纪念52-54
- 第二节 知识精英对节烈观的鼓吹54-60
- 一、“从一而终”的观念延续54-56
- 二、“节烈救世”的观念鼓吹56-58
- 三、女性殉节的社会意义58-60
- 第三节 近代知识精英对烈女现象的批判60-65
- 一、反对传统女性观60-61
- 二、批判传统贞节观61-65
- 第四章 烈女现象存在的政治环境65-80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作用65-75
- 一、地方官员的大力提倡65-68
- 二、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68-75
- 第二节 战争环境中的烈女:以太平天国时期为中心75-80
- 一、数目庞大的殉难烈女75-77
- 二、力保贞节的烈女77-80
- 结论80-83
- 参考文献83-91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91-92
- 后记92-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侯艳兴;;隔离与潜规则:民国时期女性自杀与社会性别建构[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侯杰;陈晓曦;;事件·文本·解读——以民国时期“双烈女事件”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08年03期
3 乔志强,行龙;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史林;1998年03期
4 冯贤亮;;上海繁华:民国江南城镇的社会变化与人生追求[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3年00期
5 李长莉;;开放的时代与保守的个人:一个清末士大夫思想与生活的两重世界[J];学术研究;2007年11期
6 王传满;;明清徽州节烈妇女的特殊婚姻[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年01期
7 郭松义;清代妇女的守节和再嫁[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630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63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