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视角下西宁东关回族社区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8:57
本文关键词:地理学视角下西宁东关回族社区转型研究
【摘要】:对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传统社会而言,“回族”是“陌生的熟悉人”,是一个人数不多但“处处存在”的群体,但遗憾的是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回族社会依然不被多数人理解。随着经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回族社区的地理居住格局、经济职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生活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型。本研究以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田野调查为基础,针对其强烈的“在地性”和“异质性”特点,在地理学视角下建构了东关回族社区商业区位空间、关系空间、认同空间三个维度,构建了西宁东关回族社区转型的研究框架。在研究框架下,采用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发和个案访谈并重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回族传统产业形态主要以“依寺而商”进行空间布局,个别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则主要围绕“城市交通轴”和“商业中心”进行临近布局,这种清真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又在总体上形成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回族产业空间”,这对城市回族社区经济转型具有关键作用。 (2)清真寺规模越大,知名度越高,对回族穆斯林人口、资本和相关产业等要素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越强,空间集聚程度也越高,其周围“小社区”的现代化转型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3)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的空间关系逐渐由以原住回族居民内部关系为主的小尺度空间关系转变为由来自不同地方回族穆斯林的更大尺度的空间关系。在关系建构视角下,回族群众和非穆斯林大众的大规模和大面积交往促使社区的族内婚传统开始被打破,回汉通婚所导致的宗教信仰代际传承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另一方面,回族的社会关系结构已经不再局限于回族群体内部,但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对于保持回族历史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作用。 (4)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的“认同空间”结构,逐渐由原住回族居民主导的“单一认同空间”转变为由外来回族居民和本地回族居民共同主导“多元认同空间”。宗教信仰和族群认同在城市回族社区转型过程中的变化具有复杂性。大多数回族居民都强于信仰意识,而弱于信仰行为,而且对市场经济和现代转型弱化宗教信仰的现象具有切身的感受。穆斯林身份认同在回族社区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青年回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回族认同已经开始明显弱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回族社区转型的路径与方向。社区改造路径以保护模式(拆迁散居、空间解体)逐渐向市场模式(原地整建、空间提升模式,,空间得到再生产和重塑,新的社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呈现立体化发展,关系网络是多民族互动的产物,文化特性表现为异质性和多样性。东关回族社区与中部地区的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和东部地区的北京市牛街回族社区的改造途径和转型表现内容都不同,具有独特的异质性。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研究视角独特、研究内容具有理论范式价值和研究方法多样化。
【关键词】:回族社区转型 地理学视角 西宁东关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研究内容11-12
- 1.3 研究区域及方法12-13
- 1.4 技术路线构建13-14
- 2 文献综述14-20
- 2.1 国内外关于我国回族社区研究进展14-18
- 2.1.1 国内回族社区研究进展14-16
- 2.1.2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回族社区的研究16-18
- 2.2 族群社区在地理学研究进展18-19
- 2.3 社区转型研究进展19
- 2.4 评述19-20
- 3 西宁东关回族社区表征分析20-28
- 3.1 东关回族社区人文地理生态环境20-22
- 3.1.1 置身于多元生态历史文化环境中20
- 3.1.2 一体多元的社区伊斯兰文化20
- 3.1.3 多元经济文化类型间的生计选择20-21
- 3.1.4 东关回族的源流及变迁21-22
- 3.2 东关回族社区空间特征22-26
- 3.2.1 地域结构特征22-23
- 3.2.2 居住结构特征23-24
- 3.2.3 经济结构特征24-25
- 3.2.4 关系结构特征25-26
- 3.3 西宁东关清真寺概况26-28
- 4 问卷总体特征分析及实证研究设计28-34
- 4.1 问卷总体特征分析28-29
- 4.2 研究内容和问卷结构关联分析29-31
- 4.2.1 商业区位空间视角29-30
- 4.2.2 关系空间视角30
- 4.2.3 认同空间视角30-31
- 4.3 实证研究设计31-34
- 4.3.1 研究拟解决问题31-32
- 4.3.2 研究假设及可能结论32-34
- 5 西宁东关回族社区转型实证分析34-64
- 5.1 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现状分析34-37
- 5.2 商业区位空间视角下东关回族社区转型分析37-49
- 5.2.1 商业网点数量及空间布局分析38-42
- 5.2.2 特定商业类型空间分布及影响分析42-49
- 5.2.3 小结49
- 5.3 关系空间视角下东关回族社区转型分析49-55
- 5.3.1 婚姻关系结构变化及影响分析49-51
- 5.3.2 社会关系结构变化及影响分析51-55
- 5.3.3 小结55
- 5.4 认同空间视角下东关回族社区转型分析55-64
- 5.4.1 信仰认同变化及影响分析57-59
- 5.4.2 族群认同变化及影响分析59-61
- 5.4.3 社区改造对认同的影响:空间解体与空间提升61-63
- 5.4.4 小结63-64
- 6、结论64-68
- 6.1 主要结论64-65
- 6.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65-68
- 6.2.1 创新点65
- 6.2.2 不足之处65-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 A72-76
- 附录 B76-78
- 致谢78-8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阎小培;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J];地理学报;1994年06期
2 白友涛;;回族文化模式转型论——基于对大城市回族社区文化模式变迁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3 董玛力;陈田;王丽艳;;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J];人文地理;2009年05期
4 良警宇;从封闭到开放:城市回族聚居区的变迁模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802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80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