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考研校漂族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5 09:05

  本文关键词:考研校漂族的社会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考研校漂族 考研 社会距离


【摘要】:近年来,在高校周围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毕业后没有就业,生活重心仍在高校周围,他们因各种原因选择停留在学习与就业、理想与现实这种暧昧不明的生存境遇之间,这一群体被称为“校漂族”。校漂族中有一大部分人是因为要准备参加硕士研究入学考试(参加硕士研究入学考试简称考研)继续留在学校附近,,从而衍生出一个群体:考研校漂族。考研校漂族是校漂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考研校漂族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是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因而深入研究这一群体,了解这一群体生存与发展现状,探讨这一群体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学和教育学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社会学视角,选择五个曾属于考研校漂族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和个案研究获得第一手材料。通过叙述五个个体的考研校漂经历和故事,展示他们考研校漂生活状态,发掘他们真实感受,探讨考研校漂族所蕴含的社会学涵义。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分四章来分析考研校漂族。第一章是引言部分,阐述了目前其他学者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思路,并且给出了本文的研究理论框架。第二章主要是个案研究,考察和分析根据五个考研校漂族个体,研究他们继续考研的原因,以及分属的考研校漂族类型。第三章对考研校漂族的社会距离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考研校漂族的四种社会距离。第四章主要讨论考研校漂族的社会影响,研究他们的社会融入情况,分析他们对于考研校漂生活的反思。
【关键词】:考研校漂族 考研 社会距离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9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9-10
  • 1.1.1 选题缘由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概念界定10-12
  • 1.2.1 校漂族10-11
  • 1.2.2 考研定义11
  • 1.2.3 考研校漂族11-12
  • 1.2.4 社会距离12
  • 1.2.5 社会融入12
  • 1.3 文献综述12-16
  • 1.3.1 理论基础12-13
  • 1.3.2 文献现状分析13-15
  • 1.3.3 文献评述15-16
  • 1.4 研究思路16
  • 1.5 研究方法16-17
  • 1.6 研究对象17-19
  • 2 考研校漂族学习生活与类型分析19-28
  • 2.1 考研校漂族的学习与生活19-23
  • 2.1.1 考研校漂族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选择19-21
  • 2.1.2 日常学习生活21-23
  • 2.2 考研校漂族类型分析23-28
  • 2.2.1 逃避就业型23-24
  • 2.2.2 为爱奋斗型24
  • 2.2.3 增加就业筹码型24-25
  • 2.2.4 理想奋斗型25
  • 2.2.5 自我价值实现型25-28
  • 3 考研校漂族的社会距离分析28-43
  • 3.1 考研校漂族的空间距离28-32
  • 3.1.1 居住情况28-32
  • 3.1.2 空间距离分析32
  • 3.2 考研校漂族的经济距离32-35
  • 3.2.1 考研校漂族的收支情况调查32-33
  • 3.2.2 支出情况33-34
  • 3.2.3 经济距离分析34-35
  • 3.3 考研校漂族的信息距离35-37
  • 3.3.1 考研校漂族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取35-37
  • 3.3.2 考研校漂族的信息距离分析37
  • 3.4 考研校漂族的情感距离37-43
  • 3.4.1 考研校漂族与家人的情感距离37-38
  • 3.4.2 考研校漂族与同伴的情感距离38-41
  • 3.4.3 考研校漂族与高校在校生的距离41-43
  • 4 考研校漂族的讨论与反思43-49
  • 4.1 考研校漂族的社会影响43-44
  • 4.1.1 考研校漂带来的社会成本43-44
  • 4.1.2 考研校漂带来的社会影响44
  • 4.2 考研校漂族的社会融入44-45
  • 4.2.1 影响考研校漂族社会融入的因素44-45
  • 4.2.2 促进考研校漂族社会融入的建议45
  • 4.3 考研校漂族的个人反思45-49
  • 4.3.1 个案 1:“虽败犹荣”46
  • 4.3.2 个案 2:“我的选择很明智”46-47
  • 4.3.3 个案 3:“我后悔我的选择”47-49
  • 5 结语49-51
  • 5.1 全文总结49-50
  • 5.2 不足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东;;从社会距离看农民工的社会融入[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2 许建国;;试论“校漂”、“蚁族”与高等教育职业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王琳;;“校漂族”的成因及现实困境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4期

4 余瑞萍;;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考研动因分析[J];消费导刊;2007年14期

5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6 王仕;;论大学生“校漂族”成因及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04期

7 陈冲;;对“校漂族”与在校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4期

8 包克冰;李卉;徐琴美;;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9 郑磊;信息与过度教育——“考研热”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7期

10 陈正良;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5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975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