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下我国专利保护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3D打印技术下我国专利保护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社会在历经电力革命与蒸汽革命后,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生物工程、原子能、空间技术等。在诸多制造技术中,3D打印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原料消耗少、产品精度高、个性化生产等诸多优势,随着3D打印机价格的下降,使其正逐渐向家庭式个人应用发展。3D打印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知识产权法尤其是专利权法进行着冲击。家庭式3D打印技术的成熟与我国《专利法》等众多法律产生的冲突,集中体现在打印出的产品是否构成专利侵权。对于该技术产生的专利权纠纷问题,应对现行《专利法》进行重新审视,在对科技发展、经济价值、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平衡的基础上,推动3D打印技术和专利法律制度之间的互动演进式发展。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三章:第一章对3D打印的专利权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又分为义务主体与权利主体,前者包括终端用户、3D数字作品共享平台和设备制造商;客体以是否具有专利权所要求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为标准,分析了3D打印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品;对于权力分为专利人身权和专利财产权,在3D打印中,主要涉及到的是专利权中的财产权,与之联系最紧密的是财产权中的独占权。第二章分析了由于3D打印技术的出现,对我国专利法律制度的影响与挑战,因现有专利法律制度的滞后,无法应对该技术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这些影响与挑战将会损害专利权人的权益,破坏利益平衡。第三章对应第二章分析的问题,提出对专利权制度的完善建议,并提出要对3D打印加强规范运作,以保证其后续的健康发展。以利益平衡为宗旨,分析借鉴了私人复制金制度,在保护专利权人权利的同时,保证公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引入数字千禧年版权法,合理运用数字权利管理措施,以期重新平衡专利权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
【关键词】:3D打印 辅助侵权 修理重作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1 3D打印技术背景下的专利权法律关系分析12-17
- 1.1 3D打印专利权法律关系的主体12-14
- 1.1.1 权利主体12-13
- 1.1.2 义务主体13-14
- 1.1.2.1 3D打印设备制造商13-14
- 1.1.2.2 3D数字作品共享平台14
- 1.1.2.3 3D打印终端用户14
- 1.2 3D打印专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14-16
- 1.2.1 原有的发明创造14-15
- 1.2.2 三维数据模型文件15-16
- 1.2.3 依据 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成品16
- 1.2.3.1 独立设计的 3D打印物品属于专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16
- 1.2.3.2 利用已有模型复制产品的性质16
- 1.3 3D打印专利权法律关系的内容16-17
- 1.3.1 专利人身权17
- 1.3.2 专利财产权17
- 2 3D打印技术发展对我国专利权法律制度的挑战17-33
- 2.1 3D打印专利产品或专利产品零部件的性质18-23
- 2.1.1 3D“打印”专利产品零部件的性质18-23
- 2.1.1.1“修理——重作”理论19-22
- 2.1.1.2 3D打印对专利产品修理与重作规则的挑战22-23
- 2.1.2 3D打印专利产品的性质23
- 2.2 非“生产经营目的”的个人 3D打印行为是否构成专利侵权23-26
- 2.2.1 生产经营目的的认定24-25
- 2.2.2 3D打印技术背景下“生产经营目的”的认定25-26
- 2.3 专利产品的三维数字模型文件的创建、销售行为的性质26-28
- 2.3.1 三维数字模型文件的性质27-28
- 2.3.2 创建、销售专利产品的三维数字模型文件是否构成专利侵权28
- 2.4 3D打印技术所涉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判定28-33
- 2.4.1 专利间接侵权理论28-29
- 2.4.2 3D打印所涉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类型29-33
- 2.4.2.1 3D打印设备生产者、销售者29-30
- 2.4.2.2 专利产品的CAD数据模型文件的提供者30-31
- 2.4.2.3 3D打印数据共享平台服务商31-33
- 3 3D打印下我国专利权制度的完善33-39
- 3.1 利益平衡的考量33-36
- 3.1.1 增设专利间接侵权条款以倾斜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34-35
- 3.1.2 引入私人复制金制度补偿专利权人35-36
- 3.2 因应之策的探寻36-39
- 3.2.1 引入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的必要性36-37
- 3.2.2 合理运用数字权利管理措施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43-44
- 致谢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韶青;;刍议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制度[J];中国卫生法制;2011年04期
2 赵建;;美国植物专利保护制度发展历程及问题分析[J];世界农业;2012年05期
3 孙婷;;浅谈大陆和台湾专利保护制度的比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11期
4 王澄;;专利保护制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定位[J];知识产权;2011年06期
5 赵方捷;;从英国专利保护制度的历史变迁看其对英国经济增长的持续作用[J];理论月刊;2013年05期
6 黄涛;基因专利保护制度探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冯毅;;浅谈中美专利保护制度的比较[J];知识经济;2013年04期
8 程勇;;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植物专利保护制度思考[J];世界农业;2012年08期
9 彭永华;乔生;;我国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国际化的法律思考[J];行政与法;2011年05期
10 贾丽娜;韩坤;;我国互联网行业的专利保护现状及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文霞;;从复审无效制度看医药专利行政保护[A];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暨科技创新发展交流研讨会专辑[C];2007年
2 刘筠筠;;略论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下我国制药行业专利战略[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李顺德;纵览 中国专利保护制度[N];北京日报;2003年
2 王建影 薛原;集成式创新是努力方向[N];健康报;2006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药科大学教授 姚新生;撑起中药专利保护伞[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左大培;技术垄断下的外国直接投资[N];中国工业报;2003年
5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 岳雪莲;药企该如何保护知识产权[N];健康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莫惠莹;专利保护制度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程婉秋;3D打印技术下我国专利保护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3 邢怀龙;美国专利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4 鄢隆伟;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3D打印技术下我国专利保护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28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