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初期的“征韩论”及其影响
本文关键词:日本明治初期的“征韩论”及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渤海大学》 2014年
日本明治初期的“征韩论”及其影响
秦杨
【摘要】:“征韩论”是日本明治初期由西乡隆盛等人提出的出征朝鲜,用武力强行打开朝鲜大门以实现日本富强的一种政治主张。日本神话和古代传统中的“古代日本曾统治过朝鲜”一说,长期影响着一部分日本人的“朝鲜观”。到幕府末期,随着对马岛危机的刺激,“征韩论”更加明确,只是由于当时日本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这一论调暂被搁置。明治维新初期,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西乡隆盛成为留守政府的首席参议,掌握实权,并乘机提出征韩,“征韩论”正式形成。 留守政府所主张的使用武力征服朝鲜以实现日本富强,与岩仓使节团所主张的首先通过调整国家结构与集中精力推进国内经济建设以达到国家富强的意见相左。由此引发以大久保利通为首的“内治派”与以西乡隆盛为首的“征韩派”进行了一场争论。内治派最终获胜,征韩派被迫集体辞职。“征韩论”宣告破产。 “征韩论”对日本产生了双重的历史影响。不仅促使以大久保利通为中心的领导体制的确立,使日本确立了“内治优先,侵略次之”的国家发展方针,,开启了日本的现代化之路。同时,“征韩论”虽破产,却成为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思想来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3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子奇,周彦;海外雄飞论——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渊源[J];北方论丛;1997年01期
2 王明星;;日本近代“征韩外交”再探[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3 杨孝臣;大久保利通与明治维新[J];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02期
4 李敦球;试论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形成的原因[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5 赵成国;;德川时代日本人的朝鲜观[J];北大史学;1999年00期
6 唐中粮;;从“修约”角度看日本“征韩论”[J];学理论;2009年06期
7 韩文娟;;大久保利通的社会改革论[J];日本研究论集;2001年01期
8 周颂伦;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J];日本研究;1997年01期
9 汪淼;明治初期的日本外交政策[J];史学集刊;1985年03期
10 姚传德;“用俾斯麦的强权,创英国式的富强”──评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J];学术界;199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国兴;明治前期内务省行政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家伟,龚松柏;交通运输与中日甲午战争[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韩文琦;;论晚清军事变革的内在制约因素——以近代日本军事变革为参照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庄安正;马强;;“土产土销”营销方针与南通大生纱厂的衰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应俊;;试论1917~1921年外蒙古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唐永亮,岳永杰;武士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兼论日本现代化的动力[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6 黄尊严;;近代初期中、日所受“外压”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7 解晓东;;日本保守主义政治传统与天皇制关系论说[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8 张晓刚;国宇;;《海国图志》与日本世界观念的重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刘景瑜;;日本海军与国防方针的修订及外交政策选择(1922—1936)[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韩大元;日本近代立宪主义产生的源流——以明治宪法制定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1992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学照;;日本的“脱亚入欧”和中国的“三甲纪念”[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3 于春梅;;“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A];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刊[C];2005年
4 汤重南;;日本百年维新与历史启示[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2期(总第107期)[C];2012年
5 易惠莉;;关于山田良政的研究[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6 王明星;;日本近代“征韩外交”再探[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7 高莉华;张晓刚;;从“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分析中日早期现代化之异同[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8 王春良;;简论1905—1917年日俄在远东的争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9 项炎;;明治宪法宪政模式选择的内在原因分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10 焦建国;;法律运营财政——日本的财政民主主义与立宪财政制度[A];财税法论丛(第1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2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孙叶青;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文清;日本共产党的党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8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9 羌建;近代南通棉业发展研究(1895~1938)[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卢丽;南原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慧;沿海经济圈金融生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静静;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高青松;战后日本海军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妍;近代日本学校军国主义教育历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陶元浩;试论“五五体制”终结后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范莺莺;日本法制控近代化过程中的法学教育[D];兰州大学;2011年
9 文涛;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瑾;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传德;从官办到民营——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方针的演变[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2 杨孝臣;大久保利通与明治维新[J];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02期
3 梁中美;;近代日本国家主义的建构之路[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杨孝臣;西乡隆盛与西南战争[J];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02期
5 吕万和;明治维新和明治政权性质的再探讨[J];世界历史;1981年02期
6 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7 姚传德;大久保利通、朴正熙、李光耀政治现代化思想比较[J];社会科学家;1998年S1期
8 汪涌豪;;最后的武士[J];书城;2009年03期
9 俞荣根;春帆楼痛史——读《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J];学术界;2004年04期
10 姚传德;“用俾斯麦的强权,创英国式的富强”──评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J];学术界;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佐佐克明;杨孝臣;;大久保利通[J];日本学论坛;1982年03期
2 钟放;;日本历史人物对稻盛和夫的影响[J];外国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3 佐佐克明;杨孝臣;;大久保利通[J];日本学论坛;1982年04期
4 姚传德;“用俾斯麦的强权,创英国式的富强”──评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J];学术界;1994年06期
5 陈奇文 ,沈骏;沈葆祯与台湾(上)[J];湖北文史资料;2002年04期
6 姚传德;大久保利通、朴正熙、李光耀经济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J];史学月刊;1999年01期
7 周颂伦;近代日本的立国理念[J];日本研究;1997年01期
8 郑毅;;复古与维新:历史的转折[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01期
9 陈晋;周艳;章晓宇;孙岷;崔文华;;大国崛起[J];乌蒙论坛;2010年01期
10 杨孝臣;西乡隆盛与西南战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玉琴;;日本明治维新辨[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2 赵阶琦;;日本对外侵略扩张野心的形成与膨胀[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3 冯玮;;西学:日本“明治宪法体制”的推进剂[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长斌;[N];学习时报;2005年
2 曹庆伟;[N];学习时报;2008年
3 张剑锋;[N];学习时报;2011年
4 张国红;[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早稻田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刘迪;[N];东方早报;2007年
6 马骐;[N];江淮时报;2005年
7 姜长斌;[N];学习时报;2005年
8 孟晓旭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黄应来 欧志葵;[N];南方日报;2010年
10 本报评论员 高初建;[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力群;中江兆民的政治活动与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攀河;福泽谕吉的中国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延峰;大隈重信的对华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杨;日本明治初期的“征韩论”及其影响[D];渤海大学;2014年
2 苏萌;司马辽太郎的明治史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国兴;明治前期内务省行政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裴鑫;藩阀政治视角下的日本海军军令独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剑;关于幕末及明治期天皇地位的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6 朱帅;加藤弘之国家主义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郭文菁;同治中兴与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比较(1862-1875年)[D];吉林大学;2012年
8 梁雨;《浪客剑心》与日本武士道文化[D];中南大学;2012年
9 陈建旺;论明治初期西乡隆盛的政治理念[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明治初期的“征韩论”及其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6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