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研究(1946
本文关键词: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研究(1946-56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大学》 2012年
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研究(1946-56年)
初庆东
【摘要】: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是英国共产党各类文化组织中最富活力的组织,它的建立缘于1946年对A.L.莫尔顿《人民英国史》进行修订。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在1946-56年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历史进行重新解释,肩负着学术与政治双重使命,扮演着历史学者与共产党员双重角色。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成员在此十年间并没有明显地感受到政治与学术之间的矛盾,但是到了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及秘密报告出台,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成员开始意识到作为历史学者与共产党员双重身份的抵牾。随着苏联进军匈牙利,一批著名的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成员脱党,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十年辉煌由是终结。 第一章“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建立”从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成员谱系与群体特征、组织架构与运作流程等三个维度考察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建立问题。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建立可溯源至1930年代人民阵线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传播。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成员包括英国共产党党内的专业史学家和业余的史学爱好者,以史学家委员会为中心开展活动。 第二章“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期刊网络”的主要内容是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通过建立期刊网络积极推动史学家小组成员进行历史著述,传播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解释。笔者区分了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党内期刊网络与党外期刊网络,并集中考察了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最为主要的两个期刊——《地方史学报》(后改称《我们的历史》)与《过去与现在》——的历史演变、史学主旨及影响。 第三章“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历史解释”论述了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解释历史,特别是英国历史,以区别资产阶级史学家的历史解释。笔者爬梳了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委员会的会议记录等档案资料,对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功用、史学活动予以分类和总结,并且根据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成员的史学著述对史学争论予以个案解读,说明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史学解释兼具政治与学术双重功用。 第四章“1956年危机与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嬗变”讨论了1956年危机对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影响。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及秘密报告的出台使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最先要求在党内进行公开自由的讨论,进行党内民主改革。然而英国共产党领导层一味追随苏联,压制党内讨论。至此、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与英国共产党发生分裂。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成员开始意识到政治与学术的冲突与抵牾,最终导致一批有影响力的成员脱党,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深受重创而改组。可以说,1956年危机是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历史的转折点,故此,本文以1956年危机作为结束点。 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上承人民阵线,下启“新左派”,使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沿承,它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确立的时期,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编纂的摇篮,从中涌现出了英国最为著名的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包括克里斯托弗·希尔、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罗德尼·希尔顿、爱德华·汤普森、多萝西·汤普森、约翰·萨维尔、拉斐尔·萨缪尔等。在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的推动下,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逐渐发展壮大,取得了斐然成绩,成为当今世界史坛的一支重要力量,堪与法国年鉴学派相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561.4;D35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卫·伦顿;王代月;;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反思[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7期
2 王觉非,沈汉;史学巨擘杰出一生──悼念爱德华·汤普逊[J];世界历史;1994年01期
3 姜芃;;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4 程汉大;多布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的讨论[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5 姜芃;E.P.汤普森的史学思想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2期
6 沈汉;评爱德华·汤普森的新作《民众的习惯》[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2期
7 刘为;有立必有破——访英国著名史学家E.P.汤普森[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3期
8 刘为;历史学家是有用的——访英国著名史学家E.J.霍布斯鲍姆[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4期
9 刘为;为了理性——纪念E.P.汤普森[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1期
10 多萝西·汤普森,唐松根;我和爱德华·汤普森[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采;;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教育史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孙巍;;历史学的走向——科学、社会科学及语言学转向的历史[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吴晓云;;试论历史意义[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6 梁艳春;;影视史学的演变与发展[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7 张正明;;“宏观历史解释模式”及其批判[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8 李育球;;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知识谱系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王达三;中国传统学术视阈中的历史与历史哲学[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瞿林东;;前提和路径——关于中国史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谈晓奇;邓明言;;克雷明与家庭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乔瑞金;师文兵;;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的整体视界——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事实”与“理论”之争及其启示[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褚艳红;变动中的女性研究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谷学峰;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齐欢;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云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占辉;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张辉;《觉悟》、《建设》和唯物史观的传播[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贾鹏;伊格尔斯的跨文化史学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梓;十八世纪伦敦与北京商人阶层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旭;历史真实的诗意解读[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埃里克·J.霍布斯鲍姆,乔亚;徘徊于寻求普遍性与寻求认同性之间的历史学家[J];第欧根尼;1995年02期
2 科吉斯托夫·波米扬,阿劳;史学:从道德科学到电脑[J];第欧根尼;2000年02期
3 E.霍布斯鲍恩,戴侃;历史对社会科学的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8期
4 松村高夫 ,何培忠;英国社会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史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1期
5 约翰·布鲁尔,钱乘旦;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两种流派[J];世界历史;1983年06期
6 王觉非,沈汉;史学巨擘杰出一生──悼念爱德华·汤普逊[J];世界历史;1994年01期
7 刘军;E.P.汤普森阶级理论述评[J];世界历史;1996年02期
8 马雪萍;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新史学”思潮比较[J];近代史研究;1992年06期
9 沈汉;;爱德华·汤普逊的史学思想[J];历史研究;1987年06期
10 马雪萍;;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东西方历史命运的考察[J];历史研究;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嶙;;读‘起来吧,英国!’[J];世界知识;1953年08期
2 晓流;;太平洋是“半岛”吗?[J];读书;1957年01期
3 王积建;;无法控告的“奶奶间谍”[J];环球军事;2005年21期
4 大卫·伦顿;王代月;;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反思[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7期
5 哈里·波立特;魏良;;共产国际四十周年[J];历史教学;1959年06期
6 赵国新;;英国新左派的思想画像[J];读书;2006年08期
7 ;英国选举以后〔二〕——英国劳工运动的一个战斗的政策 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波立特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日向英共执委会的报告[J];世界知识;1952年04期
8 火丙;小册子的威力[J];咬文嚼字;1999年12期
9 阿伦;曹庸;;英国文学里来自工人阶級的新声音[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0年04期
10 多萝西·汤普森,唐松根;我和爱德华·汤普森[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廷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影响力不容质疑——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影响力的肯定评价[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魏磊;;欧洲人心目中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述要[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雷梦水;;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4 胡如雷;;时代赋予历史学家的中心使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5 蒂姆·赖特;王玉茹;;变动时期的近代中国经济史学[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6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7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开展钱币研究工作[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9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盛明;[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版编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 研究员 程恩富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叶险明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林剑 福建三明学院副教授 王立端;[N];人民日报;2007年
3 刘全仲;[N];抚顺日报;2007年
4 高翔;[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杨天石;[N];学习时报;2007年
6 实习记者周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仲伟民;[N];光明日报;2004年
8 鲁稚;[N];中国邮政报;2006年
9 王庆云;[N];江淮时报;2006年
10 唐学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刘东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论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根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庆东;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研究(1946-56年)[D];南京大学;2012年
2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3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5 申小蓉;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马卓;论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董亦佳;马克思主义的滋养与后现代文艺的更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尹世尤;《觉悟》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华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英国共产党历史学家小组研究(1946-56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6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