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古代越南华夷观的由来与演变

发布时间:2016-11-23 16:51

  本文关键词:论古代越南华夷观的由来与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云南大学》 2015年

论古代越南华夷观的由来与演变

邓诗钰  

【摘要】:华夷观也称为华夷思想、华夷观念,是一种以中华文明为中心,蔑视周边非汉族文化的自主自尊观念,其主要内容是以思想和文化是否中华化为标准,进而把华夏与蛮夷分割开的“华夷之辨”。这种观念是古代中原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伴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时逐渐产生的。以华夷观为思想基础,中国构建了独特的东亚华夷秩序,在形成文化辐射的同时,华夷观也开始通过儒家经典的输出传播到东亚其他国家。 东亚文化圈中的成员之一的越南,在公元968年独立前在中国版图内,受中国管辖,自然也受到作为中华文化中华夷观的影响。总体说来越南华夷观的发展经历了李朝时期的萌发阶段,陈朝至属明时期的巩固阶段,以及后黎朝至阮朝前期的顶峰阶段;而在法国殖民者占领后华夷观终于消亡。 文章结构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华夷观的基本概念。第二章论述越南会接受和发展华夷观的条件和背景,揭示出华夷观并非强行移植到越南土地上,其发展是满足越南人的思想和政治需求的。第三章考察了李朝时期华夷观初步发展的情况,第四章考察元,明两次入侵对越南华夷观的影响,第五章则是考察越南鼎盛时期华夷观的发展和消亡,第六章对越南华夷观进行评价,并将其与日本、朝鲜的华夷观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越南的华夷观对其近代以来处理对外关系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采取历时性的研究方式,基本梳理了越南华夷观的产生及其演变发展的过程,发现越南华夷观对其外交和政治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3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志明;论越南儒教的源流、特征和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戴可来;;评陈重金《越南通史》[J];印度支那;1988年01期

4 张笑梅,郭振铎;试析十三世纪元朝入侵越南的若干史实[J];东南亚纵横;1994年01期

5 竹天;元朝与安南陈朝关系的几个方面[J];东南亚纵横;1995年03期

6 郭振铎;越南阮朝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J];东南亚纵横;2000年S2期

7 贺圣达;;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以中日韩(朝)越为主体的历史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0年04期

8 贺圣达;中越传统文化发展论纲:阶段、特点和相互关系[J];东南亚;1998年02期

9 游明谦,谭志词;越南后黎朝圣宗皇帝及其哲学思想[J];东南亚;2000年01期

10 王继东;;越南李、陈朝时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J];东南亚;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3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6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李正亭;;论元明清时期中老边地民族与疆界发展变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5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6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7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明贵;;彝族服饰演变原因探微[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9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10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9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未醉,余罗玉;略论古代中越文学作品交流及其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陈玉龙;;略论中越历史关系的几个问题[J];印支研究;1983年01期

4 山本达郎;陈选;;《中越关系史》结束语[J];印支研究;1984年01期

5 张笑梅,郭振铎;试析十三世纪元朝入侵越南的若干史实[J];东南亚纵横;1994年01期

6 竹天;元朝与安南陈朝关系的几个方面[J];东南亚纵横;1995年03期

7 牛凯军;安南莫氏高平政权初探[J];东南亚;2000年Z1期

8 阮维馨 ,林明华;李朝的思想体系[J];东南亚研究;1987年Z1期

9 于向东;黎贵惇的著述及其学术思想[J];东南亚研究;1991年03期

10 王桃;;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关于清代以前中越关系的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英;元朝与安南之关系[D];暨南大学;2000年

2 唐雪海;宋元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0年

3 王继东;论越南李陈朝时期的对外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4 陈颖霞;元朝中国与东南亚的药物交流与贸易[D];暨南大学;2006年

5 戴杏贞;元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陈秀武;;论日本型华夷秩序的“虚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卢璟;;华夷观念与文化优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焦杰;;浅析“华夷”命名及华夷观的历史渊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年07期

5 赵毅;;东亚“华夷秩序”之嬗变——12至19世纪来自中国东北地区族、国的冲击[J];东岳论丛;2013年08期

6 李治安;;华夷秩序、大一统与文化多元[J];史学集刊;2014年01期

7 郭丽;;日本华夷思想的形成与特点[J];日本研究论集;2003年00期

8 谢乃和;;野蛮与文明之际思想变革的一个案例——以华夷观念起源为中心的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高远;潘德昌;;古代中日对象观比较[J];日本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10 金天;;“华夷观”对古代中韩关系的影响探究[J];唯实;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志江;;十—十四世纪的中朝关系形态与东亚世界——兼评费正清所谓“华夷秩序”论[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柠;[N];东方早报;2012年

2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杨保筠;[N];中国海洋报;2014年

3 本报评论员;[N];湖北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世坤;近代日本与华夷秩序的崩溃[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邓诗钰;论古代越南华夷观的由来与演变[D];云南大学;2015年

3 刘永红;日本国家主义与东亚“华夷秩序”的碰撞与冲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谷庆涛;日本型“华夷思想与华夷秩序体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益书;《中日修好条规》再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丽霞;1644年日船漂流“鞑靼”事件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马向前;宋王朝与南方羁縻各族盟誓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刘加志;司马光的华夷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林先建;儒家华夷观与汉武帝民族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古代越南华夷观的由来与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188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