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
发布时间:2021-03-27 02:34
本文以体育教科书和体育专著为研究素材,以考查其立论基础为切入点,提炼蕴含其中的体育思想并梳理其相应的演化脉络,通过深入解析各色体育思想,企望对体育其事有更真切的认识。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整体观。在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我们特别关注当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因为这些都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考查学校体育教科书主要是梳理主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我们将百余年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大概分为军国民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政治为纲时期、增强体质时期、健康主导时期等几个主要时段,并分别对当时的教科书进行了细致考查。在考查体育专业教科书之前,我们对体育理论的核心部分进行了仔细分辨,明确了以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原则,将其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等三大领域,每部分所选择的教科书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后,对体育操作理论、体育新兴学科教科书作简要概述,认为它们不是体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相对教科书的单调,体育专著的思想性更为丰富,因此,接触的体育思想更为多样,选择的余地就相对较大。我们仍主要考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三大领域,再增添了体育史学领域作为必要的...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相关研究的综述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2.1 基本思想辨析
2.2 军国民主义时期
2.3 自然主义时期
2.4 政治为纲时期
2.5 增强体质时期
2.6 健康主导时期
2.7 小结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3.1 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3.2 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3.3 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3.4 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3.5 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3.6 小结
4. 体育专著之立论基础考查
4.1 体育专著出版概况
4.2 体育教学理论专著
4.3 运动训练理论专著
4.4 体育思辨理论专著
4.5 体育史学类专著
4.6 小结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所在
5.1 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5.2 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5.3 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5.4 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5.5 小结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6.1 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6.2 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6.3 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6.4 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建议
7.3 主要创新
7.4 主要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学界需要评论与争鸣:评张洪潭之体育学术评论[J]. 刘寒青,刘颜青.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2]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J]. 马廉祯. 体育科学. 2011(02)
[3]体育教学之内在利益[J]. 金光辉. 体育与科学. 2011(01)
[4]竞技传播的启蒙力量——1977-1989的体育文化定性[J].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 2010(06)
[5]中西体育比较[J]. 韩志芳,曹守和,赵玉梅. 体育文化导刊. 2010(06)
[6]近代美国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思想的影响——以民国时期的《体育原理》为例[J]. 马廉祯. 体育学刊. 2010(05)
[7]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构成及价值所系[J].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 2010(03)
[8]我国体育图书出版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袁思成. 体育文化导刊. 2010(05)
[9]反思人文体育——兼对若干认识模糊和误区之辨明[J]. 熊文,沈巧儿.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10]人文体育观的建构:体育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与布特博士的讨论提纲[J]. 袁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01)
博士论文
[1]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 陈晴.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02712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相关研究的综述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2.1 基本思想辨析
2.2 军国民主义时期
2.3 自然主义时期
2.4 政治为纲时期
2.5 增强体质时期
2.6 健康主导时期
2.7 小结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3.1 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3.2 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3.3 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3.4 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3.5 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3.6 小结
4. 体育专著之立论基础考查
4.1 体育专著出版概况
4.2 体育教学理论专著
4.3 运动训练理论专著
4.4 体育思辨理论专著
4.5 体育史学类专著
4.6 小结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所在
5.1 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5.2 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5.3 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5.4 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5.5 小结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6.1 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6.2 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6.3 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6.4 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建议
7.3 主要创新
7.4 主要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学界需要评论与争鸣:评张洪潭之体育学术评论[J]. 刘寒青,刘颜青.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2]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J]. 马廉祯. 体育科学. 2011(02)
[3]体育教学之内在利益[J]. 金光辉. 体育与科学. 2011(01)
[4]竞技传播的启蒙力量——1977-1989的体育文化定性[J].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 2010(06)
[5]中西体育比较[J]. 韩志芳,曹守和,赵玉梅. 体育文化导刊. 2010(06)
[6]近代美国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思想的影响——以民国时期的《体育原理》为例[J]. 马廉祯. 体育学刊. 2010(05)
[7]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构成及价值所系[J].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 2010(03)
[8]我国体育图书出版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袁思成. 体育文化导刊. 2010(05)
[9]反思人文体育——兼对若干认识模糊和误区之辨明[J]. 熊文,沈巧儿.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10]人文体育观的建构:体育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与布特博士的讨论提纲[J]. 袁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01)
博士论文
[1]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 陈晴.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02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10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