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0 19:23
  现代化是近百年来中西方社会发展脉络和世界秩序变动的最深刻内涵,而精神层面的变革又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内蕴的变革。公民意识作为现代社会中基本的精神蕴涵,其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它对我国传统臣民意识的否定和超越,而且还体现在它对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精神揭示和观念引导上。在政治领域,公民意识既是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的思想先导,也是民主政治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更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在经济领域,公民意识既通过颂扬人的主体性而满足了市场经济对于市场主体独立性的要求,也通过契约精神的彰显而有助于市场经济中契约关系的确立,更通过对社会法治化的引导与推动而保证了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而在文化领域,公民意识则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使现代人更加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理性、宽容等精神,而且还培养了现代人对于公共性价值深刻的体认与关怀。现代社会中公民意识的要义更在于它的政治内涵,其侧重于公民在人格上的独立性与平等性,在权利义务上的对等性与统一性以及在公共政治参与中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意识就是现代社会成员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的自觉反映,其主要体...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重点
第一章 公民意识概说
    第一节 公民理念的历史追溯及审视
        一、古希腊时期:公民理念的源头
        二、古罗马时期:公民理念的扩展
        三、西欧中世纪时期:公民理念的隐退
        四、近代公民理念的复苏及其形成
        五、现代公民理念的分歧与整合
    第二节 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
        一、公民及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二、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第三节 公民意识之结构
        一、公民意识的结构界说
        二、公民意识的结构内容
第二章 公民意识发育机制的历史性分析
    第一节 公民意识发育的经济机制分析
        一、公民意识是经济形态意志化的产物
        二、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形态演变的逻辑分析
        三、市场经济引导公民意识的最初发育
    第二节 公民意识发育的社会机制分析
        一、从传统共同体社会到现代市民社会:社会形态变迁的逻辑分析
        二、市民社会演变过程的历史追寻
        三、市民社会的三个层级及公民意识的启蒙、普及与升华
    第三节 公民意识发育的政治机制分析
        一、共同体社会催生下的传统政治:依附性个体
        二、市民社会孕育下的现代民主政治:独立性个体
        三、民主政治制度对公民意识发育所发挥的三重功能
第三章 中国公民意识发育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中国公民意识发育的背景
        一、公民意识与政治的民主化转型
        二、公民意识与经济的市场化转变
        三、公民意识与人的现代化
    第二节 中国公民意识发育历程之考察
        一、传统社会下的个体:独立性先天不足
        二、古今中外的剧烈碰撞:艰难的近代启蒙
        三、从建国到改革:国社分化中个体自主性的逐步释放
    第三节 中国公民意识发育的制约性因素
        一、小农经济及小农意识依然很顽固
        二、传统政治文化仍然是难以冲破的文化樊篱
        三、市民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公民意识发育缺乏必要的社会根基
        四、民主制度供给不足引发公民角色体验的缺失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
    第一节 建构中国市民社会以提供公民意识发育的社会土壤
        一、破解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社会结构性困境
        二、国社二元互动维度下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
        一、公民意识的发育得益于公民教育的培养和塑造
        二、在道德教育和党化教育夹缝中寻求生机的中国公民教育
        三、公民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公民教育体系的建构
        四、发达国家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公民意识发育
        一、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塑自身的重要手段
        二、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公民意识发育的形式
        三、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阶段性与公民意识发育规律的内在契合
        四、政治社会化为公民意识的发育提供多样化的渠道
        五、政治社会化引导公民意识发育的总体性评价
    第四节 健全政治参与制度为公民意识的发育提供必要的政治实践
        一、政治参与是公民践行公民角色的重要形式
        二、建国后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转换
        三、当前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分析
        四、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性限制
        五、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J]. 黄月细.  贵州社会科学. 2010(07)
[2]论中国现代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 赵红卫.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3)
[3]公民意识结构研究[J]. 章秀英,戴春林.  心理科学. 2009(03)
[4]人民民主的实现与公民意识的培养[J]. 姚庆武.  实事求是. 2009(02)
[5]重新认识公共利益:公民意识的形成[J]. 曹雪.  法制与社会. 2009(07)
[6]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J]. 张健.  人文杂志. 2009(01)
[7]民主催生下的公民意识[J]. 夏金华.  法制与社会. 2009(01)
[8]从公民教育角度看公民文化培育[J]. 尹学朋.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9]公民意识培育: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关键[J]. 梁纪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10]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念及其价值[J]. 张昌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本文编号:3467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67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f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