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启蒙·民主·新儒学: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历史开展

发布时间:2021-10-31 19:28
  张君劢是一个“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哲学家与政治家,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深刻而全面地影响了他对于“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探寻历程。这主要表现为:在新文化运动、九一八事变与新中国成立三大历史事件发生后,亦即在20世纪20年代、30-40年代与50-60年代三个不同时期,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相应地发生了三次转向,分别以思想启蒙、民主建国、复兴儒学为其主题。本文即依此思路,从历史开展的视域探讨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文中各章安排如下:第一章探析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的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初步成型。1918年初,在“政治固不可为”的情况下,张君劢与唐规严、蒋百里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了“松社”,希望借助讲学之业来提倡改良社会风气。如果说这蕴含了张君劢启蒙思想的萌芽的话,那么张君劢启蒙思想的真正成熟和完善,则无疑是以他“从社会科学跳到哲学”之后“决心探求一民族所以立国之最基本的力量”为标志。从本质上说,张君劢的启蒙思想与柏格森、倭伊铿哲学一样,属于非理性主义的人文主义,亦即新人文主义。它在反对科学主义、主智主义的同时,也严厉反对历史唯物主义。与此相应,在政治及社会制度上,张君劢主张实行民...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走进张君劢的中国文化观
    一、作为哲学家的张君劢
    二、作为哲学问题的张君劢中国文化观
    三、本文研究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方法
    四、本文阐释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框架
第一章 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的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初步成型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的启蒙思想
        一、张君劢启蒙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张君劢启蒙思想的基本内涵
        三、张君劢启蒙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初步成型
        一、欧洲文化之危机与中国新文化之自主
        二、“知识之解放、政权之解放与生计之解放,三者同时并行”
        三、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性质考辨
    第三节 张君劢中国文化观初步成型的精神层面:“知识解放”
        一、倡导自然科学,批驳科学主义
        二、译介西方现代思潮,打破各种偶像
    第四节 张君劢中国文化观初步成型的政治层面:“政权解放”
        一、主张“联省自治”,反对“军阀割据”
        二、主张“理性政治”,反对“武力政治”
        三、主张“内的政治”,反对“外的政治”
    第五节 张君劢中国文化观初步成型的经济层面:“生计解放”
        一、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社会所有”
        二、张君劢的社会主义选择:“左德右俄”
        三、社会主义实现的根本动力:自由意志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张君劢的民主建国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转向
    第二节 张君劢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哲学
        一、张君劢对英德政治哲学的调和与吸收
        二、张君劢的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观念
        三、张君劢对中国传统“天下”观念及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念的批判
    第三节 张君劢的自由主义政治理念
        一、张君劢关于权力与自由的论述
        二、张君劢关于自由与民主的论述
        三、张君劢关于自由与平等的论述
    第四节 张君劢的新政治制度设计
        一、“修正的民主政治”
        二、《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中的政制方案
        三、两次新政治制度设计之比较
第三章 20世纪50—60年代:张君劢的现代新儒学思想与中国文化观的完善
    第一节 1948年与1949年之交: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再转向
        一、张君劢中国文化观转向的原因
        二、张君劢中国文化观转向的四个维度
    第二节 世界文化危机背景下的儒家思想价值
        一、“知识危机”与儒家思想的价值
        二、“共产主义危机”与儒家思想的价值
    第三节 张君劢复兴儒家思想之努力
        一、张君劢复兴儒家哲学之努力
        二、张君劢复兴儒家伦理学之努力
        三、张君劢复兴儒家政治哲学之努力
    第四节 张君劢论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复兴
        一、“现代化的意义和中国对现代化的尝试”
        二、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民主与科学
        三、复兴儒家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途径
结语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贡献与偏失
    一、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贡献
    二、张君劢中国文化观的偏失
参考文献
    一、张君劢相关论著
    二、张君劢研究文献
    三、有关参考文献
附录一 张君劢思想研究综述
附录二 张君劢、倭伊铿:《中国和欧洲的人生观问题》(节译)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J].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5)
[2]《新青年》视野中的孔子、孔教与儒家纲常[J]. 李维武.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9)
[3]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J]. 伍本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4]张君劢的政党观及其当代启示[J]. 付文武.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04)
[5]据旧开新:张君劢对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掘发和贡献[J]. 李杨.  道德与文明. 2014(03)
[6]儒家与宪政:从张君劢先生的生平和志业谈起[J]. 陈弘毅.  中国法律评论. 2014(01)
[7]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及其启示[J]. 李维武.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2)
[8]科学、民主与社会主义:张申府与新文化运动[J]. 李维武.  河北学刊. 2014(01)
[9]张君劢与哲学[J]. 张汝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10]张东荪与张君劢个人权利观比较研究[J]. 周骁男,景云川.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4)

博士论文
[1]国民国家与民族国家的融合:中国思想脉络中的张君劢之国家观念研究(1919-1938)[D]. 裴自余.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 李炼.武汉大学 2010
[3]宪政与德性[D]. 王本存.重庆大学 2007
[4]张君劢人生哲学研究[D]. 黄海啸.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8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68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