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25 03:12
  人权问题由来已久,亦是当今时代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人权问题的看法,世界各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尖锐对立。在当前国际人权斗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权思想进行研究分析,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充分搜集资料和吸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考察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人权理论。本文共写了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概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历史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逻辑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评价与启示。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概述。首先对人权思想的萌芽——斯多葛学派思想分析,归纳了斯多葛学派人权思想是以人人平等和自然法为基础,并作简单评析;接下来介绍了人权概念第一个提出者——但丁和马克思人权思想的源头——托马斯·莫尔。第三部分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历史分析。从历史的维度把文艺复兴时期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分别阐述了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平等权、幸福权和财...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
2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概述
    2.1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理论渊源
    2.2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概念的提出
    2.3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3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历史分析
    3.1 文艺复兴早期的人权理论
        3.1.1 文艺复兴早期对发展权和生存权的初步探析
        3.1.2 文艺复兴早期对平等权和自由权的探讨
        3.1.3 文艺复兴早期对幸福权的追求
    3.2 文艺复兴晚期的人权理论
        3.2.1 文艺复兴晚期自由权和平等权在范围上的拓展
        3.2.2 文艺复兴晚期对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认识
        3.2.3 文艺复兴晚期人权在政治中的初步体现
4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逻辑分析
    4.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4.1.1 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者
        4.1.2 人文主义与古典文化
        4.1.3 人文主义与基督教
    4.2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价值规定性
        4.2.1 由“人”的发现到“人性”自由
        4.2.2 追求凡人的幸福
    4.3 人文主义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历史作用
5 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评价和启示
    5.1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的历史作用
        5.1.1 引起了对“人”的重视和尊重
        5.1.2 为反封建反宗教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5.1.3 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并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5.1.4 推动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
    5.2 由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看文艺复兴时期人权的局限性
        5.2.1 对于权利是生而有之的否定和批判
        5.2.2 对于普遍抽象的“人权”的批判
    5.3 文艺复兴时期人权思想对我国人权建设的现代启示
        5.3.1 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的人权现状
        5.3.2 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5.3.3 一如既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推动人权事业发展
        5.3.4 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
        5.3.5 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积极应对现代西方人权思想的挑战
6 结束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苗贵山.  理论导刊. 2005(11)
[2]人权的主体性的哲学思考[J]. 林瑞英,夏永梅.  探索. 2003(05)
[3]透视人权[J]. 李海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
[4]西方人权思想的历史演进[J]. 李其瑞.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06)
[5]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J]. 汪太贤.  政法论坛. 2001(03)



本文编号:3517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17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