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1985-2005大陆)
发布时间:2023-10-21 15:52
鉴于目前中国文艺学领域还没有从诗学方面专门系统地阐发业已存在的中国性别诗学的情形,本文以1985-2005这20年来的中国大陆为具体时空标识,考察了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这一个”。 文章首次分层辨析了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找出了目前困扰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侧重探讨:A.中国本土性别诗学、B.西方性别诗学的中华地域化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既尊重基础性工作——女性文学研究,又依赖其集中表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更不忽略“和而不同”这一不为性别而性别的文化审美价值“越界”。与此同时,本论题提供了一种诗学新景观,指出中国性别诗学的三种类型,是在“性别审美意识形态”多元文化层面上、在审美目标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得以呈现的:其一,在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是一个独特的参照方,其公民女性主义审美实践,已不失为现实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学理论支撑之一;其二,人际(含性际)“差异中的平等与和谐”跨文化越界审美策略,有望塑成一种全球文化正义伦理风化之一。 总之,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比较诗学的跨文化研究等方法,本论题:一是以文学为根据地,探讨的是一个基于性别的身心一体的“人”问题,而不应阻塞于...
【文章页数】:2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一种诗学新景观——性别,作为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
一、关于中国性别诗学研究论题
二、中国性别诗学研究得以成立的理据(可行性和必要性)何在?
三、中国性别诗学研究论题的几个限定和理论预期
第一章 中外性别诗学对话:一种置身于中华地域的女性主义/性别理论命名——中国性别诗学
第一节 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机制中的术语分层辨识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性别诗学研究述评,反观中国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研究的对话交往特性
第三节 行在途中:中国性别诗学现象扫描,牵出“性别审美意识形态——一种独特的文化伦理修辞
第二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独特反应形态表征(原生态的论文分析)——全球化视域里的审美策略
第一节 青睐女性文学研究,奠基中国性别诗学(1985-1995年中国性别诗学的塑型发生期)
第二节 打造多元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形中国性别诗学(1995-2005年中国性别诗学的成形发展期)
第三节 中国性别诗学的理论使命:彰显高格的性别审美意识形态,召唤中国公民女性主义
第三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完形文化”实践(有代表性的专家专著分析)—脚踏实地
第一节 倾向“中国古典”与“五四现代”两种文化资源的汇通:中华文化传统的土生创造型
第二节 侧重中国妇女解放传统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思潮的对接:社会性别秩序的解构创造型
第三节 推崇中国性别诗学的学理合法性建构:参与全球文化正义伦理互动的再生创造型
第四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文化审美现在进行时(审美文本个案探例)
第一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主题形象:直面本土底层现实
第二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话语策略:让社会性别现形
第三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叙事底蕴:中华文化地域化
第四节 女性与生态伦理:唇齿相依
结论
各章节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本文编号:3856148
【文章页数】:2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一种诗学新景观——性别,作为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
一、关于中国性别诗学研究论题
二、中国性别诗学研究得以成立的理据(可行性和必要性)何在?
三、中国性别诗学研究论题的几个限定和理论预期
第一章 中外性别诗学对话:一种置身于中华地域的女性主义/性别理论命名——中国性别诗学
第一节 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机制中的术语分层辨识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性别诗学研究述评,反观中国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研究的对话交往特性
第三节 行在途中:中国性别诗学现象扫描,牵出“性别审美意识形态——一种独特的文化伦理修辞
第二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独特反应形态表征(原生态的论文分析)——全球化视域里的审美策略
第一节 青睐女性文学研究,奠基中国性别诗学(1985-1995年中国性别诗学的塑型发生期)
第二节 打造多元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形中国性别诗学(1995-2005年中国性别诗学的成形发展期)
第三节 中国性别诗学的理论使命:彰显高格的性别审美意识形态,召唤中国公民女性主义
第三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完形文化”实践(有代表性的专家专著分析)—脚踏实地
第一节 倾向“中国古典”与“五四现代”两种文化资源的汇通:中华文化传统的土生创造型
第二节 侧重中国妇女解放传统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思潮的对接:社会性别秩序的解构创造型
第三节 推崇中国性别诗学的学理合法性建构:参与全球文化正义伦理互动的再生创造型
第四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文化审美现在进行时(审美文本个案探例)
第一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主题形象:直面本土底层现实
第二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话语策略:让社会性别现形
第三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叙事底蕴:中华文化地域化
第四节 女性与生态伦理:唇齿相依
结论
各章节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本文编号:3856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85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