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中的自救焦虑和艰难确认——转型文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场域的多重身份认同(1983-2004)
发布时间:2024-03-02 12:38
“身份”(Identity)、“文化身份”(Culture Identity)在晚近的文化研究 学界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关注。作为从属于社会学、心理学范畴的指涉着角色意识 的重要概念,“身份”一词正被移用或延伸到文化研究的各个场域。 对于当代转型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社会来说,一方面是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 80年代向以大众商业文化为主场的90年代的文化换幕,一方面是强势的全球化 语境对自足的本土文化想象的解构和冲击,个体及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于是凸现 为问题。 而以此“身份概念”和“问题意识”考察当代转型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场 域,由批评者确立的电影本体身份、作为艺术精英的电影导演身份、纳入影像叙 事的文化震荡中的“大众”身份、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本土电影的 身份认同等诸多问题得以呈现,而其间,电影制作者/评论者/接受者/主导决策 者也在充满对抗与妥协的多方会谈中,参与了电影场域的多重身份认同。 文章主体共分五部分。首先,在批评/政治/市场的三方会谈中,梳理大众文 化发展过程中“电影本体”的主导身份的叙述置换。同时,聚焦于90年代中国 商业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氛围,在艺术/政治/市场的...
【文章页数】:148 页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言: “身份认同”--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路径一种
第一章 渐行渐远的“精英文化”和长袖善舞的“大众文化”
第一节 处处皆“文化”:消费主义时代中“文化”身份的泛审美化
第二节 边缘向中心的挺进:西方批评话语中“大众文化”身份的暖昧和尴尬
第三节 以大众的名义:中国“文化大众化”的几幅面孔和晚近大众文化的多重身份
第二章 批评/政治/市场:“三方会谈”下的由“剧场”而“市场”--中国大众文化兴起语境中“电影”主导身份的叙述置换
第一节 1983:“黄土地”上的精英光芒对“少林寺”里大众趣味的遮蔽--电影“大众身份”的隐性生存
第二节 1987:“红高粱”地的大众狂欢和“孩子王”的寂寞背影--电影“大众身份”的“娱乐性”着陆
第三节 1993:“霸王别姬”的国际光环和“进口大片”的国内称霸--电影“大众身份”的“商业性”移位
第四节 2002:“英雄”的大众神话/“和你在一起”的大众策略--电影“大众身份”的产业化认同和“大众接受”的对象化匮乏
第三章 艺术/政治/市场:“多方缝合”策略下的茫然失措与多重裂缝--大众文化语境中第五代精英导演的立场移位和身份重写
第一节 走向“90年代”的陈凯歌/张艺谋:激进向保守的文化转型及错位表达--精英身份的大众下移与尴尬悬置
一 从《黄土地》-《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文化意识的二度转型
二 作为“浮桥”的“老上海”:平面化寓言写作和现代性道德拒斥的失效表达
三 作为历史文本的“刺秦”:新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认同和多重裂缝
四 作为现实文本的“平民”:精英的平民高调和大众的平民困惑
第二节 凝视“90年代”的田壮壮:古典情怀的回归与无以回归--影像的多重裂缝背后无法自洽的传统精英身份
一 视角转换中传统/现代/亲现代者的三方会谈和精英话语的时代改写
二 艺术文本/精英批评/大众接受的三方会谈与各行其是
第三节 走进“90年代”的黄建新:世俗情怀的执着表达和平和立场--大众文化语境中“精英身份”的平民化/凡俗化认同
一 不变:“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混杂的无奈微笑
二 变化:政治权威/知识精英/普通大众的三方会谈和知识分子谱系的影像变迁
第四章 怀旧/悬浮/直面:“都市现代性”叙事的几副面孔--大众文化语境中新生代导演的弱势立场和身份书写
体制/市场/艺术:“无法缝合”现实下尴尬的入场仪式和弱者的文化姿态
第一节 回望“传统”的“都市现代性”叙事立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小武》
第二节 悬浮在传统/现代/后现代之间的“无法彻底的怀旧”--《苏州河》上《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三节 直面“物质现代性主场”的沉静叙事--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
第四节 新生代的别一种“大众”叙事:直面大众消费语境的市民乌托邦叙事--《美丽新世界》里的《爱情麻辣烫》和《自娱自乐》
终章 发送者/接收者/引导者: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三方会谈和身份认同
第一节 大众文化全球化的语境意识和好莱坞强势的危机意识
第二节 三方会谈的新动向和中国电影可能的多元文化身份
关键词: 大众心态和“开放的本土文化”
关键词: 导演心态和“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兼及冯小刚电影的身份建构和意义考察
关键词: 体制心态和“电影政策的中国速度”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16869
【文章页数】:148 页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言: “身份认同”--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路径一种
第一章 渐行渐远的“精英文化”和长袖善舞的“大众文化”
第一节 处处皆“文化”:消费主义时代中“文化”身份的泛审美化
第二节 边缘向中心的挺进:西方批评话语中“大众文化”身份的暖昧和尴尬
第三节 以大众的名义:中国“文化大众化”的几幅面孔和晚近大众文化的多重身份
第二章 批评/政治/市场:“三方会谈”下的由“剧场”而“市场”--中国大众文化兴起语境中“电影”主导身份的叙述置换
第一节 1983:“黄土地”上的精英光芒对“少林寺”里大众趣味的遮蔽--电影“大众身份”的隐性生存
第二节 1987:“红高粱”地的大众狂欢和“孩子王”的寂寞背影--电影“大众身份”的“娱乐性”着陆
第三节 1993:“霸王别姬”的国际光环和“进口大片”的国内称霸--电影“大众身份”的“商业性”移位
第四节 2002:“英雄”的大众神话/“和你在一起”的大众策略--电影“大众身份”的产业化认同和“大众接受”的对象化匮乏
第三章 艺术/政治/市场:“多方缝合”策略下的茫然失措与多重裂缝--大众文化语境中第五代精英导演的立场移位和身份重写
第一节 走向“90年代”的陈凯歌/张艺谋:激进向保守的文化转型及错位表达--精英身份的大众下移与尴尬悬置
一 从《黄土地》-《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文化意识的二度转型
二 作为“浮桥”的“老上海”:平面化寓言写作和现代性道德拒斥的失效表达
三 作为历史文本的“刺秦”:新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认同和多重裂缝
四 作为现实文本的“平民”:精英的平民高调和大众的平民困惑
第二节 凝视“90年代”的田壮壮:古典情怀的回归与无以回归--影像的多重裂缝背后无法自洽的传统精英身份
一 视角转换中传统/现代/亲现代者的三方会谈和精英话语的时代改写
二 艺术文本/精英批评/大众接受的三方会谈与各行其是
第三节 走进“90年代”的黄建新:世俗情怀的执着表达和平和立场--大众文化语境中“精英身份”的平民化/凡俗化认同
一 不变:“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混杂的无奈微笑
二 变化:政治权威/知识精英/普通大众的三方会谈和知识分子谱系的影像变迁
第四章 怀旧/悬浮/直面:“都市现代性”叙事的几副面孔--大众文化语境中新生代导演的弱势立场和身份书写
体制/市场/艺术:“无法缝合”现实下尴尬的入场仪式和弱者的文化姿态
第一节 回望“传统”的“都市现代性”叙事立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小武》
第二节 悬浮在传统/现代/后现代之间的“无法彻底的怀旧”--《苏州河》上《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三节 直面“物质现代性主场”的沉静叙事--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
第四节 新生代的别一种“大众”叙事:直面大众消费语境的市民乌托邦叙事--《美丽新世界》里的《爱情麻辣烫》和《自娱自乐》
终章 发送者/接收者/引导者: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三方会谈和身份认同
第一节 大众文化全球化的语境意识和好莱坞强势的危机意识
第二节 三方会谈的新动向和中国电影可能的多元文化身份
关键词: 大众心态和“开放的本土文化”
关键词: 导演心态和“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兼及冯小刚电影的身份建构和意义考察
关键词: 体制心态和“电影政策的中国速度”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16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91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