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初期日本民间掳日劳工遗骨送还运动
发布时间:2017-08-06 17:29
本文关键词:二战后初期日本民间掳日劳工遗骨送还运动
更多相关文章: 掳日劳工 中国战俘殉难者追悼执行委员会 遗骨送还 中日关系
【摘要】:战后初期,日本民间14个团体组成的中国战俘殉难者追悼执行委员会为督促日本政府尽快解决掳日劳工遗骨送还问题,积极开展劳工遗骨调查、追悼活动,并与政府进行交涉,促成了一批劳工遗骨的归国。日本政府相对于民间团体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则呈现出"不承认""不作为""与政府无关"的敷衍态度。日本民间和平团体开展的掳日劳工遗骨送还运动推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正是因为战后初期特殊的国际局势与中日关系,致使掳日劳工遗骨归还问题逐步演变为战争遗留问题。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关键词】: 掳日劳工 中国战俘殉难者追悼执行委员会 遗骨送还 中日关系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立项计划“日本强掳中国劳工遗骨归还问题研究”(W2010021)
【分类号】:K313.5
【正文快照】: 战后初期,大批强掳劳工的遗骨散落在日本,但是由于日本政府有意隐藏强掳及奴役劳工的事实,遇难劳工遗骨送还问题鲜为人知。1953年2月17日,日本民间14个团体(日中友好协会、东京华侨总会、日本红十字会、工会以及日本佛教各宗派团体等)组成了中国战俘殉难者追悼执行委员会[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文;;日本民间法西斯述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王希亮;略论日本民间右翼势力对九·一八事变的催动和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5期
3 杨爱芹;;日本官、民使用“支那”一词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翟新;;一次大战前后日本民间的联华论及其特质[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墨琦;论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民间右翼势力崛起及影响[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630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630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