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争夺心灵和思想”——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华心理宣传战初探

发布时间:2017-09-06 16:21

  本文关键词:“争夺心灵和思想”——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华心理宣传战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冷战 心理战 宣传 中美关系


【摘要】:20世纪50—60年代,为争夺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阵地,美国对新中国实施了以冷战宣传为主要形式的心理战。美国对华冷战宣传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广播渗透、播撒传单、涉藏反华宣传、针对中国研制和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开展心理"反宣传"计划。50年代的心理宣传计划,带有明显的战时色彩,特别是朝鲜战争期间,其心理宣传攻势直接服务于战争需要。60年代,美国对华冷战宣传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冷战宣传手段的多样性和受众的广泛性。美国对华开展的大量负面冷战宣传势必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塑造了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这种冷战宣传触及了东西方对抗的本质——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突。通过对华心理宣传,美国试图借助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意识形态,旨在达到促使中国国家体制发生变更的基本目标。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美国 冷战 心理战 宣传 中美关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方报纸涉藏报道研究”(12BZS088) 吉林大学党建研究会2012年度科研课题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意识形态对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研究”(2012DJ07)
【分类号】:K153
【正文快照】: 新中国成立于冷战正酣之际。在对华政治、经济遏制的同时,美国还对中国实施了以冷战宣传为主要形式的心理战行动,旨在影响中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和凝聚力,使其服务于美国对华遏制战略。近年来,心理冷战作为“新冷战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已经开始引起学界的重视。1但学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群;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略计划项目初探(1951—1960)[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5期

2 张杨;;“海外华人项目”与美国反华保台之心理战政策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郭又新;;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冷战宣传攻势[J];俄罗斯研究;2007年02期

4 李超;;朝鲜战争美军心理战传单类型及策略分析——以1950-1953年投放志愿军的传单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1年07期

5 于群;;社会科学研究与美国心理冷战战略——以“学说宣传项目”为核心的探讨[J];美国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红霞;;冷战期间美苏文化交流研究综述[J];沧桑;2009年05期

2 张杨;;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3 郭金明,田晓明;信息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杨友孙,胡淑慧;美国公众外交与东欧巨变[J];俄罗斯研究;2005年03期

5 刘波;;浅析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冷战宣传战略[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6 陈永贵;;从传播“基督福音”到冷战心理宣传——论美国海外学生交流的历史演进[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7 陈拯;;全球史视角下的冷战国际史研究:兴起、特征与挑战[J];国际观察;2015年02期

8 孔晨旭;;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关于冷战时期美日同盟问题研究述评[J];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04期

9 钟太福;浅谈特别英语节目[J];龙岩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10 徐蓝;;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30年[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9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萌;美国发展传播研究的历史考察:发展传播现代化范式的生成、危机与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许加梅;美国对东欧政策研究(1955—1968)[D];复旦大学;2004年

6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7 季丽新;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9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樊百玉;走向戴维营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昕;“二战”后美国对阿尔巴尼亚遏制政策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李冬安;文化渗透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表现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贺青;自由欧洲电台与匈牙利事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积龙;自由亚洲电台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刘丹;论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媒体形象[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欣;试析里根政府的中美洲公众外交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伟伟;美国之音在美国外交战略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D];青岛大学;2006年

8 刘伟;试析美国媒介外交[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素莲;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赵文国;中国纸质媒介军事新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群;;“特洛伊计划”——美国冷战心理宣传战略探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时殷弘;激变战略与解放政策──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对苏联东欧内部状况的政策[J];世界历史;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思;印度尼西亚华文报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之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4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804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