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野下的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与茶叶的文化影响力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视野下的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与茶叶的文化影响力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海上丝绸之路” 大数据 GOOGLE BOOKS 历史社会学
【摘要】:文章以GOOGLE BOOKS语料库为数据来源,运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方法 ,对19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及主要贸易产品的历史发展趋势、演变过程、关系网络及社会影响等进行宏观考察。通过大数据词频分析方式,描述茶叶、丝绸、瓷器等产品在西方主要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变动轨迹;通过语义情感分析来反映中国产品在西方各国美誉度的变化过程;通过空间分布分析技术呈现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贸易主体及路线;通过关系网络分析技术建构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城市之间的互动格局。文章以大数据的视野和方法对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大数据时代下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新尝试、新探索。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大数据与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社会系;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大数据 GOOGLE BOOKS 历史社会学
【分类号】:K103
【正文快照】: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于社会科学的意义在于为学界提供全新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进而为人们分析人类历史与社会系统提供有利条件。人类自印刷术出现以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图书文献、平面媒体报道;网络2.0出现之后,在层出不穷的新媒体、自媒体平台上了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网页以及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深;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座谈会”评述[J];岭南文史;2001年03期
2 阮应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雷州半岛主港概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3期
4 曾昭璇;一部反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巨著——评黄启臣主编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J];岭南文史;2003年03期
5 王元林;《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7期
6 林浩;关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特点的探讨[J];东方博物;2005年02期
7 文耀;;《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简介[J];考古;2007年03期
8 黄启臣;;一部反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著——评顾涧清等著《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J];岭南文史;2008年03期
9 刘伟民;;文化主义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10 张开城;;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南方论刊;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2 盛观熙;;海上丝绸之路与明州港[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3 朱亚非;;论早期北方海上丝绸之路[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潮;;试论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钟来全;;中国—东盟博览会“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谈区域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李金明;;从水下考古发现看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7 徐心希;;海上丝绸之路综论[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8 吴平;;海上丝绸之路货币探索[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9 张书裔;;海上丝绸之路与琼州的开发[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10 何振良;李玉昆;;略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士民;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邬凤英;寻找海上丝绸之路[N];中国商报;2004年
3 李文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记者 袁锋;海上丝绸之路值得珍惜[N];海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耀华 通讯员 崔锦明;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州佛教文化论坛举行[N];连云港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阎承骏 秦玉;一条古老而鲜为人知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N];大连日报;2010年
7 记者 孙漪娜;“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在宁波举行[N];中国文物报;2010年
8 记者 谢安良;“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论坛举行[N];宁波日报;2010年
9 刘宇艳 申开波 江崇本;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进入联合攻坚[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记者郭潇雅;七城市联合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权建设[D];暨南大学;2015年
2 李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及其应对[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陈燕娜;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公众利用及提升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胡灵娟;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张洪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境外枢纽港口选点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史雅婷;唐代长沙窑出土瓷器的初探[D];山西大学;2014年
7 谢建伟;浅析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佛僧求法热潮[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连环;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看中国的对外交往[D];外交学院;2015年
9 曾凡东;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邓阳阳;东北亚地区元代海上丝绸之路瓷器贸易[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04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80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