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

发布时间:2017-09-19 07:39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


  更多相关文章: 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掠夺性开发 环境危机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摘要】: 美国的环保意识不仅是美国社会进步的产物,而且是随着美国社会的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历史产物。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贯穿于近代美国自然开发过程中,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成为近代美国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旋律。 英属殖民地以来,北美大陆独特的自然环境培养了美国人征服大自然的狂热激情和必胜信念,曾经原始荒凉的北美大陆在美利坚民族的开发下,变成了经济发达,文明进步的国度。 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角度看,近代美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在美国发展过程中,森林、土地、水源、矿藏等资源遭到了掠夺性开发,一些野生动物也遭到灭绝式屠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破坏自然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最终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给美国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环境危机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环境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大事。美国自然环境的破坏状况引起了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忧虑。他们以身作则,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呼吁民众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认识,并抛弃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传统思想;他们著书立说,宣传环境保护思想,要求社会停止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他们还积极组织自然环境保护协会,亲身领导和开展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运动,呼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对自然环境和资源实施保护。 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与环境保护人士的多方奔走呼吁,使美国民众逐渐改变了对待自然的传统观念,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征服和占有,还应该有适应与平等。从此,民间环保人士自发组织的环境保护组织日益增多,环境保护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远。 美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意识和运动蓬勃发展以及民间要求自然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势下,开始改变政府对开发自然资源的自由放任政策,颁布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积极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美国早期环境保护和运动由当初仅仅关注自然环境本身,逐渐发展为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强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 政府和民间力量的通力合作,推动了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持续发展,使破坏自然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止,环境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美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但也面临着新的困惑与难题。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掠夺性开发 环境危机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7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2
  • 一、选题来源和意义9
  • 二、研究现状9-10
  • 三、论文思路和框架10-11
  • 四、创新目标和不足11-12
  • 第一章 浪漫主义自然保护12-18
  • 第一节 美国早期西部开发中的无序现象12-14
  • 一、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12-13
  • 二、对土著印第安人的征服13-14
  • 第二节 美国早期西部开发的自然观14-15
  • 一、人类中心论的基本含义14
  • 二、美国人类中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特点14-15
  • 第三节 浪漫主义环保思想15-18
  • 一、梭罗环保思想的形成条件15-16
  • 二、梭罗的生态思想及评价16-18
  • 第二章 超功利自然保护运动18-24
  • 第一节 超功利自然保护运动的背景18-20
  • 一、美国边疆的消失18
  • 二、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浪费性使用18-19
  • 三、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19
  • 四、印第安人濒临灭绝19-20
  • 五、城市化进程加速20
  • 第二节 超功利自然保护思想和活动20-24
  • 一、约翰·缪尔的自然保护思想20-21
  • 二、约翰·缪尔的自然保护实践21-24
  • 第三章 功利性自然资源保护运动24-30
  • 第一节 功利主义的自然保护思想24-25
  • 一、西奥多·罗斯福自然资源保护思想24
  • 二、吉福德·平肖的资源保护思想24-25
  • 第二节 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实践和成就25-28
  • 一、保护森林资源25-26
  • 二、保护土地资源26
  • 三、保护水力资源和设施26-27
  • 四、整修内陆水道,减少水灾,灌溉土地27
  • 五、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27
  • 六、举行全国性资源保护大会27-28
  • 第三节 自然资源保护的缺憾28-30
  • 第四章 生态主义保护运动30-34
  • 第一节 沙尘暴的启示30-31
  • 第二节 “顶级群落”理论31
  • 第三节 “大地伦理学说”31-34
  • 一、奥尔多·利奥波德环境意识的转变31-32
  • 二、大地伦理学说32-34
  • 第五章 群众性环保运动蓬勃兴起34-39
  • 第一节 《寂静的春天》之启示34-35
  • 第二节 环境意识的觉醒35-37
  • 一、群众性环境保护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35-36
  • 二、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法规36
  • 三、美国政府建立和完善环境立法与执法机构36-37
  • 四、全国性环境游行活动37
  •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的地位37-39
  • 结语39-41
  • 注释41-44
  • 参考文献44-46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46-47
  • 后记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磊;王立红;刘禅娟;;生态批评解读海明威双重自然观的成因[J];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2 ;编者的话[J];华夏人文地理;2003年01期

3 侯雁飞,张兴家;日本帝国主义对松花江水电资源的掠夺开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编者的话[J];华夏人文地理;2003年03期

5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J];求是学刊;1992年02期

6 ;哲学的永恒主题[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03期

7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04期

8 冯雁军;世界遗产不是摇钱树[J];城乡建设;2002年03期

9 郑小红;青海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布局[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刘卫国,刘炎山;论中国自然资源可持续战略[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年丰;宋宗泽;刘宝珠;罗巍;唐汉春;;湖泊资源环境价值量化方法及可持续利用判据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孙保平;;水土保持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性措施[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3 任宪友;;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弛 张平;经营权转让影响“申遗”湘禁止景区经营权出让[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保护社会文明生态环境[N];发展导报;2002年

3 方佛平;让生活染上绿色[N];安徽日报;2004年

4 李岩;拉美石油业发展缘何迟缓[N];中国石油报;2005年

5 朱继东;山西封杀“温州炒煤团”内幕[N];经理日报;2005年

6 ;山西封杀“温州炒煤团”[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娄殿鹤;对“开发经济学”的认识[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佳佳;绿色食品 二十一世纪食品的主流[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9 徐晋;让文化和旅游牵手[N];金融时报;2001年

10 新华社记者 贺劲松 常爱玲;问题警示:经济不“循环”不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亚东;论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宁;美国西部开发失误现象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3 潘静文;实用主义在美国环保中的体现[D];四川大学;2003年

4 王兰霞;农业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容量协调发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80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880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