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乎相对与普遍之间的历史哲学——阿隆与施特劳斯围绕历史主义的对话
本文关键词:介乎相对与普遍之间的历史哲学——阿隆与施特劳斯围绕历史主义的对话 出处:《哲学动态》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考察阿隆与施特劳斯关于历史主义问题的对话,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来阐述阿隆的历史哲学。施特劳斯认为韦伯的历史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给当代思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虚无主义的危机,并使哲学失去了普遍意义。阿隆则为韦伯作出了辩护,他认为施特劳斯的批评导向了另一种以"自然正当"为根基的哲学普遍主义。施特劳斯肯定了"自然"的正当,但并未找到它的本质,这恰恰意味着"自然"本身既不是普适的标准,也不是取消历史的根据。历史主义使价值多元化,"自然正当"则使其僵固化。对阿隆来说,唯有一种介乎相对与普遍之间的历史哲学才可能使历史与哲学保有共同的有效性。
[Abstract]:By examin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Aron and Strauss on the issue of historicis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ound Aron's historical philosophy from one side. Strauss believes that Weber's historicism and value relativism have brought an unprecedented crisis of nihilism to contemporary thought. Alon defended Weber. He believes that Strauss' criticism leads to another philosophical universalism based on "natural justice". Strauss affirms the legitimacy of "nature", but does not find its essence. This means that "nature" itself is neither a universal standard nor a basi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history. Historicism makes values pluralistic, and "natural justice" stiffens them. To Aron. Only a kind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between relative and universal can mak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hold the same validit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K01
【正文快照】: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把历史主义作为政治哲学在现代遇到的最重要的对手。在他看来,历史主义是现代性思想成熟后的结果,而现代性是政治哲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当代社会所出现的诸种危机(事实与价值的分离、相对主义、历史主义等)都源自于现代性问题,而它们都与古典政治哲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张飞;;施特劳斯自由教育思想与经典阅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刘旭东;吴原;;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6 马俊峰;;论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1期
7 李娉;;列奥·施特劳斯对韦伯事实与价值分野方法论的批判[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郭军营;;《利维坦》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谷雪梅;;论新保守主义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高全喜;;论宪法政治——关于法治主义理论的另一个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彦丽;;“比较的”与“文化的”法研究——中、日、美学者围绕中国“法”问题的论争及其思想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4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5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关海庭;吴群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建设途径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敦辉;;“范跑跑”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何江江;;环境问题的制度意识成因解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峗;;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刘明艳;;马克思问题意识与个人真正自由追寻场域的转变——兼与张一兵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曾水英;理解政治权力[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国良;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芳;非营利组织视角下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晓冰;拆迁主导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静雅;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陈燕霞;曾经的女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少华;历史哲学谈薮[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2 庄国雄;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陈新;20世纪历史哲学——主持人的话[J];世界哲学;2003年04期
4 杨耕;张立波;;历史哲学:从缘起到后现代[J];学术月刊;2008年04期
5 余洋;;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问题[J];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胡斌;;历史学与历史哲学的关系之剖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赫勒;达人;;历史哲学的特殊性[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9期
8 王晴佳;;历史哲学面面观[J];读书;1985年08期
9 何兆武;从思辩的到分析的历史哲学[J];世界历史;1986年01期
10 阿特金森;肖朗;;历史学与历史哲学[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隽鸿飞;;实践: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根基[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建漳;;从叙述文本到历史经验——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哲学的新发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杨彦斌;李建森;;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实践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周建刚;;“按图索骥”与“庖丁解牛”—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谈船山史学思想的特色[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5 吕鹏志;;论格非小说中的历史哲学[A];东方丛刊(1995年第2辑 总第十二辑)[C];1995年
6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7 俞樟华;梅新林;;巫史子文化的承传与重构——司马迁历史哲学论纲[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8 吴玲;;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大钊——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师范大学 金寿铁;历史哲学更关注未来的历史[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作成;西方历史哲学回归宏大叙事[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韩震;应加强对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4 周建漳 厦门大学哲学系;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一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李杰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历史哲学的认识论特点、价值和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刘薇 徐风;史观三调[N];吉林日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梦阳;深掘“历史之所以然”[N];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张梦阳;叩问:“历史之所以然”[N];中华读书报;2012年
9 余三定;历史哲学元问题的创新之作[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徐风邋杜立新;史学与哲学[N];吉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2 范为;一种作为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哲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炯;历史思考的新途径:海登·怀特历史哲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王平;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利杰;沃尔什历史哲学思想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旭红;简论董仲舒的历史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银霞;海登·怀特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4 尹峻;终结的,抑或虚无的历史[D];吉林大学;2008年
5 侯星丽;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鹏;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探讨[D];辽宁大学;2013年
7 赵子尧;毛泽东历史哲学的现代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8 谢进东;继承与超越:维柯对奥古斯丁历史哲学的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云吉龙;论沃尔什的历史哲学理论[D];内蒙古大学;2006年
10 谢丹桔;马克思历史观的实证性问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4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36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