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环境史史料学刍论——以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1-01 16:44

  本文关键词:环境史史料学刍论——以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为中心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史史料学 实地调查 非文字史料 跨学科资料 特点


【摘要】:环境史是正在构建及完善的历史学新兴分支学科,史料学是其亟待建构的基础领域。环境史学建立于传统史学基础上却又突破其框架及范式,具有既普遍又特殊的特点及视域。环境史史料学既具备传统史料学特点及基本理论、方法,也具有跨学科研究独具的特点,不仅重视传统史学推重的"二重证据",也重视实地调查(田野考察)资料、非文字资料及跨学科资料。在民族区域环境史及具体问题研究中,将不同类型史料结合应用,使环境史尤其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建立在可信可行的基础上,构建一门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史学科。
[Abstract]:Environmental history is a new branch of history which is being constructed and perfec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is the basic field to be constructed. Environmental history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but breaks through its framework and paradigm. It has both universal and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horizon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have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historical materials, but also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t not onl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double evidence" of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bu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non-text data and interdisciplinary data, in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specific problems in ethnic regions. By combining different kind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national regional environmental history, is based on a credible and feasible foundation, and a complete and true environmental history subject is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第12批培养项目(W8011303),项目负责人:周琼 云南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西南环境史研究”,项目负责人:周琼
【分类号】:K05
【正文快照】: 环境史是历史学领域一门新兴的、最具生命力的分支学科,在其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完善中,环境史史料学成为其中最重要、也是亟待建构的基础领域。环境史学及其具体研究已突破传统史学的框架,在研究视域、方法、理论等方面突破了传统史学的范式,其史料学在具备传统史料学的特点及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树人;空间遥感环境考古的地学分析[J];地球信息;1996年01期

2 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J];证据科学;2009年04期

3 阎桂林;;考古磁学——磁学在考古中的应用[J];考古;1997年01期

4 乔治忠;;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李学勤;;“二重证据法”与古史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宋兆麟;;西南民族象形文字链[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7 孙华;;滇东黔西青铜文化初论——以云南昭通及贵州毕节地区的考古材料为中心[J];四川文物;2007年05期

8 张玉兰;孢粉分析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J];上海地质;2005年01期

9 叶舒宪;;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四重证据法与人文创新[J];社会科学家;2011年11期

10 森正夫;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以中国史研究为中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著武;;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2 胡效月;安成邦;;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3 杨东方;;小说与历史的互证——以《假虎威古玩流殃,奋鹰击书生仗义》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建伟;;国难之际的史学遭遇——以1931-1937年的“通史”编纂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5 周书灿;;东周文献对炎黄以前古史体系的构拟——兼论科学的中国古史体系重建的方法和理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侯书勇;;从治学和用世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赵彦昌;陈婧曙;;论太平天国档案流失海外的原因、经过及其具体分布[J];档案与建设;2012年07期

8 张多勇;;遥感技术在考古界的应用进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年02期

9 肖丽琼;;大理地区白族女性服饰的类型[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10 杨晓燕,夏正楷;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应宪;;日本“中国经学史”之译介与回响[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风云;董霞;李建军;;蜂蜜孢粉学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蜜蜂保护、蜜源与授粉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章清;;“历史研究的单位”:“专门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陈婧曙;;流失海外太平天国档案的编纂[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5 章清;;“历史研究的单位”:“专门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叶舒宪;;文化传播:从草原文化到华夏文明[A];论草原文化(第九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伟;新疆野苹果繁育特性及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7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廖国一;珠江流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茆晓君;风雨中的飘摇[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大勇,王新平,郝维城;浙江中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与河姆渡古人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党建;2010年07期

3 阎桂林,李永涛,张鸣;燕山水库磁性地层与第四纪气候关系的探讨[J];地球科学;1992年04期

4 阎桂林;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1993年02期

5 温孝胜,彭子成,赵焕庭;中国全新世气候演变研究的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6 刘炳仑;;孢粉分析与栽培植物和古代农业的起源[J];化石;1992年04期

7 武汉市博物馆;洪山放鹰台遗址97年度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98年03期

8 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J];考古;1959年11期

9 ;云南德钦永芝发现的古墓葬[J];考古;1975年04期

10 王大道;;云南滇池区域青铜时代的金属农业生产工具[J];考古;197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文蕙;《尘暴》及其对环境史研究的贡献[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2 石楠;关于环境史分层研究的构想[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3 包茂宏;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1期

4 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J];世界历史;2004年03期

5 热纳维耶芙·马萨-吉波,高毅,高暖;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2期

6 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3期

7 梅雪芹;;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J];学术研究;2006年09期

8 梅雪芹;;论环境史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及其意义[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9 王利华;;社会史研究的现代视野——从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谈起[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5期

10 包茂红;;东南亚环境史研究述评[J];东南亚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原宗子;;在日本的中国环境史研究[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梅雪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理查德·怀特;毛达;;后话环境史:见证一个史学领域的成熟[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4 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汤艳梅;;英国城市环境史研究源流与现状[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6 乔尔·A.塔尔;王栎;;美国城市史和美国环境史:互补且交错的领域[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恒 汤艳梅;《环境史》杂志创刊的学科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郭秀文;中国期刊对环境史研究的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邹逸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环境史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童力;环境史研究呈现新趋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梅雪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环境史思维习惯:中国近代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起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杨伟兵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从区域视角深化西南环境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梅雪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寻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高澜;潜滋暗长:欧洲环境史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王先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暨历史学院;环境史研究的社会史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耿晓明 通讯员 刘向阳;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s,

本文编号:1365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365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