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口述历史证据可靠性的言语记录本位
本文选题:口述历史 切入点:证据理论 出处:《当代电影》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既往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中,针对口述历史可靠性受到质疑时通常采取强调一切材料主观性的相对主义辩护策略而缺乏理论建构,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系统的口述历史证据理论对于口述史学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档案型口述历史还是社会历史型口述历史而言都是如此,进而弥合两者之间的分歧。言语记录本位是作为这一证据理论的起点和核心,同时明确口述历史证据与其他史料证据,特别是一般档案证据之间异同的实质。本文初步从记录与前提、记录与事件、记录与历史烙印、记录与言语、记录与纪录等多个维度阐述言语记录本位的内涵,进一步阐述了言语与言语记录可靠性多个方面的层次性:目标史实的转述层次、表层语义与深层语义、文字档案言语与口述言语、有意识的言语表达与无意识的言语表达、存档的言语表达与大众传播的言语表达。
[Abstract]: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of oral history theory, when the reliability of oral history is questioned, the relativist defense strategy which emphasizes the subjectivity of all materials is usually adopted, but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s lacking. The systematic theory of oral historical evide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ral history theory, both for archival oral history and social historical oral hist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re of the evidence theory, the oral historical evidence and other historical evidence are clearly defined. In particular, the essence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ral archival evide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speech recording from the aspects of record and premise, record and event, record and historical imprint, record and speech, record and record, etc. Furthermo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evels of reliability of speech and speech recording in many aspects: the reporting level of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target, the surface and deep semantics, the written file speech and the oral speech, the conscious speech expression and the unconscious speech expression. Archived speech express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 speech expression.
【作者单位】: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分类号】:K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宇英;;近年来口述史研究的热点审视及其态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2 李刚;;19世纪欧洲史学的档案研究传统——以兰克史学为例[J];档案学研究;2008年02期
3 樊崇义,陈永生;从口供本位到物证本位[J];检察实践;2000年03期
4 侯树栋;20世纪西方史学对兰克史学的批判与继承[J];史学月刊;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春菊;;地方口述史收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纲要”课实践教学途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年03期
2 张锦;;论口述历史证据可靠性的言语记录本位[J];当代电影;2017年06期
3 伦玉敏;董小梅;;近30年中国大陆口述史学发展述评[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4 宋毅;;给农业工程留下历史的印记——口述历史在农业工程学科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7年01期
5 桂雨维;;浅析兰克史学的缺陷[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年07期
6 王英玮;吕豪杰;;基于档案馆资源体系建设需要的口述史料与口述档案概念思考[J];浙江档案;2016年02期
7 李文芬;;女权主义口述史:作为女权主义行动的口述史[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8 熊晓辉;;“口述”与“文本”——辰河高腔传承人百年记忆的表述方式[J];文化遗产;2015年04期
9 韩磊;;诺顿与20世纪美国档案学的发展[J];兰台世界;2015年08期
10 祁兴兰;;国内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口述资料研究进展及特点[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当代电影;2011年03期
2 定宜庄;;口述史:艰辛的实践体验[J];博览群书;2010年02期
3 樊洪业;;关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思考——在当代中国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03期
4 王宇英;;“文革”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左玉河;;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5期
6 高旭;浅析测谎技术的实用性[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军;收集口述历史资料的必要性及方法[J];北京档案;2003年02期
2 定宜庄;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郭于华;口述历史——有关记忆与忘却[J];读书;2003年10期
4 游鉴明;女性口述历史的虚与实[J];史林;2004年S1期
5 熊卫民;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01期
6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二版中译本问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7 熊培云;;让博客口述历史[J];南风窗;2006年07期
8 邓小军;左玉河;;做口述史要有紧迫感和奉献精神——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J];中国档案;2006年01期
9 左玉河;;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5期
10 汪文庆;;从陈锦华《国事忆述》看口述历史的功用[J];百年潮;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孟显;;口述历史在国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沈飞德;;当代中国的口述历史:前景和问题[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董煜宇;;口述历史访谈问题设计中的“文化整体”[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晓燕 王敬荣;加强口述历史的抢救与研究[N];黑龙江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洪波;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龙平久;“口述历史”概念浅议[N];贵州民族报;2009年
4 杨祥银 梓皓;口述历史“草根史学”冲击“精英史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5 陶宇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口述历史”推进社会记忆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肖冠雄;口述历史:博物馆资源再创造[N];中国文物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韩晓飞;历史在口述中行走[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杨祥银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口述史学的兴起:从“档案实践”到“新社会史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 左玉河;拓展“自下而上看历史”的新视角[N];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唐纳德·里奇 美国参议院历史办公室历史学家;技术带来改变:口述史学的最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冰;口述历史的现状与未来[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肖振英;论口述历史的研究准备[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郑重;当代中国社群口述历史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4 蒋梓安;档案学视角下美国口述历史研究的文献考察[D];南京大学;2017年
5 彭志峰;唐德刚口述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9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5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