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研究生就业_《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何炳松历史学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1年
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
黎文俊
【摘要】:何炳松(1890-1946),字柏臣,浙江金华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教育家、历史学家和出版家。他一生贡献于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事业,为我国的史学和历史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历史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有教育理论的阐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兢兢业业,并且亲自编撰了一些有重大影响力的教材,在当时教育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他的教育理论对后世的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章中将阐述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系统的对这一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探析过程中将之与同时代其他教育理念进行比较,以显示出他的教育思想的优越性和其中的某些不足之处。同时也将他的这种教育思想同先今的教育理念作对比。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深入探析出他的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同时发现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的历史教学。在论述其教育思想的同时,也将论述他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活动的主要成果,诸如对教材的探析。探析其教材的内容和教材所体现出来的他的教育思想理念,从而做到在实践中证明其历史教育思想的优越性。最后,对其思想进行系统的论述,阐述其历史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和对现今历史教学中的借鉴和影响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33.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辉;;何炳松:史学家、出版家和教育家[J];出版广角;2001年06期
2 薛其林;试论何炳松的史学阐释方法[J];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郑可敏;何炳松与华侨高等教育之发展[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3期
4 褚新兰;;我们自己的房龙和韦尔斯——吕思勉与何炳松以及《中国简史》《世界简史》[J];海内与海外;2009年10期
5 陈应年;何炳松与商务印书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6 蒋风 ,龚剑锋;论何炳松的历史观和史学观[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7 夏泉;何炳松与《暨南学报》的创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邱树森;何炳松史学研究二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陈文举;;百年暨南人物志——何炳松[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爱华;历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互相渗透[J];教育导刊;199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叶建;;20世纪前半期新旧史学关系论争的综述[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3 李阳;;历史教育:“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融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4 陈晶;王淑琴;;陈介祺藏古、鉴古、释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杨永胜;;近二十年来何炳松史学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6 黄蕾;;陈衡哲史学成就论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王越旺;;中学历史新课改与高师历史教学[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何成刚;关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林辉锋;;马叙伦与五四运动后浙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10 向燕南,尹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园园;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斌;二十世纪关于商周公社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峰;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8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D];云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干香;中职学校政治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红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庆敖;对话性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边秀敏;临淄地区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松光;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付秀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蒋宁;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主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晓慧;三十年来历史高考试题改革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霞英;试论中学历史教科书之“文化史”编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成刚,康长运;美国中小学教科书的选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舒习龙;;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编纂思想析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何芳川;迎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新纪元——20世纪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历史;2000年04期
4 夏泉;试论暨南大学在民国高教史上之地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5 李爱华;历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互相渗透[J];教育导刊;1994年12期
6 严志梁;我国的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J];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10期
7 臧嵘;抗日战争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11期
8 马执斌;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概述[J];历史教学;1997年12期
9 韦庆媛;何炳松与历史教科书[J];历史教学;1999年12期
10 刘明翰;创建有我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J];历史教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可敏;何炳松与华侨高等教育之发展[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3期
2 洪认清;何炳松史学思想的特色[J];学术月刊;2002年03期
3 张书学;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理论的传播与贡献[J];浙江学刊;1994年02期
4 刘馨;何炳松史学思想析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高石钢;何炳松对中国史学近代化所作的杰出贡献[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夏泉;何炳松的华侨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J];教育评论;1999年01期
7 朱煜;论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年03期
8 陈文举;;百年暨南人物志——何炳松[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周文玖;何炳松的史学理论及其史学史研究[J];求是学刊;2000年04期
10 秦国柱;;知识巨艨的纤夫——何炳松评传[J];教育发展研究;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检秋;;清末民初考据学方法的发展[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2 谢保成;;从20年代思想文化发展趋势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3 李慧宇;;长足进取与成就辉煌——中国历史学的现代转型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毕苑;;斯巴达与中国——近代教科书中中国人对斯巴达的认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5 李秉德;;《李廉方教育思想研究》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鑫;;奥斯特的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马秋帆;;《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包国庆;;教育史研究中的方法论智慧——韦善美先生倡导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中的系统方法论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汪灏;;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宋恩荣;;借鉴杨贤江教育思想,推动新时期教育改革——杨贤江教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勇 暨南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王龙玉;[N];金华日报;2007年
3 冯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国家图书馆馆长 詹福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陈福康;[N];人民政协报;2002年
6 叶隽;[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季轩;[N];光明日报;2006年
8 刘梦溪;[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吴光;[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方竟成;[N];金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延龄;从兰克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燕晓;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3 虞吉;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哲;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8 刁含勇;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文俊;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永胜;何炳松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景;何炳松历史学说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4 岳颖;何炳松教育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张天明;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6 曹伟;试论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莉;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南联合大学(1941年12月-1943年7月)[D];暨南大学;2007年
8 宛姝;士大夫·科学家——徐光启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志国;江泽民军校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刘秀俊;实证与诠释的会通[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何炳松历史学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