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新思考——与海外中国学研究关系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8-03-28 18:25

  本文选题:史学理论 切入点:中国史学史研究 出处:《国际汉学》2012年02期


【摘要】:正一、不能缺席的研究我们一起讨论关于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目前进行这一方向研究的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也有海外中国学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为什么坐到一起了?应该说,这是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这一历史学二级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新走向,也是我们展开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一种必然需要。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由史学理论、史学史这两个大的研究方向组成,虽是不同方向,却又是紧密结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史学
[Abstract]:First, we can't be absent from the research. We are discussing relevant theoretical issues concerning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historical theory and history in this direction. There are also overseas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studies. Why do they sit together?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is is a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ory and history, a secondary discipline of history, and is also an inevitable need for us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Why do we say so? We know that the theory of history and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iography are composed of two major research directions of historical theory and history. Although they are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y are closely combined. You are the subject of history. The main object of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is histor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政惠;;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新思考——与海外中国学研究关系的讨论[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2 张越;;史学批评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郭正忠;;读《历史学理论辑要》札记[J];历史教学;1983年01期

4 张艳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J];学术研究;1996年02期

5 蒋大椿;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6 钱念孙;史学理论研究的世纪盘点——读《史学理论大辞典》[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7 张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史家对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与认识[J];人文杂志;2006年05期

8 李庆祥;范敏娟;;当代中国史学评论理论的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叶淑如;;从方志学的视角看章学诚的史学理论及成就[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10 侯云灏;理论工作者贵在有超前意识──读陈启能著《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J];江汉论坛;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利;;当代中国大陆的史学评论理论研究述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罗炳良;;应当切实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吴达德;;谢本书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5 龚喜春;;谢本书爱国主义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6 李慧宇;;长足进取与成就辉煌——中国历史学的现代转型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周文玖;;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何以服从“名教”[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向燕南;;王世贞的史学批评及其理论贡献[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邹兆辰;;史学批评与社会环境——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为例[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10 刘开军;;论“史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历史学的理论成就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建国 杨祥银;第15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在温州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3 周国林;叩问思想: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创获[N];光明日报;2003年

4 舒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史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陈启能;对当前西方史学发展的两点看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马宝珠;史学的精神[N];光明日报;2008年

7 张耕华;史学与文学有别之外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年

8 梁仁志 徐彬;继往开来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杨艳秋 廉敏;中外学者研讨中国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刘军;史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5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6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韩炯;历史思考的新途径:海登·怀特历史哲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珍;关于罗荣渠先生现代化研究的史学理论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袁立峰;詹京斯的后现代史学理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雄伟;试论“六经皆史”说中的学术致用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镭;爱德华·吉本的史学理论和社会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顾友谷;常乃德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玉娟;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史学理论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7 齐砚奎;近代经史嬗变过程中的陈黻宸[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玉票;新时期史学研究中的史家主体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晶;略论历史美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安;从“真”到“通”: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体系化及其终结[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7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77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7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