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三议
本文选题:史学研究 切入点:史学家 出处:《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摘要】:正当前的史学研究,成绩不斐,但可议、可改之处不少,兹举三端,与同行共商。一、通识、通才之难见1949年后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大学者?这是近年来学术界一直思考的问题。史学界自然也不能例外。返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可谓大师辈出,这确实值得学界深思。
[Abstract]:The current historic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but can be discussed, can be changed a lot, I hold three ends, and colleagues to discuss.First, general knowledge, general talent difficult to see after 1949 why did not cultivate a great scholar?This is a problem that academia has been thinking about in recent years.History is no exception.Looking back at the 1920s and 1930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re are many masters, which is indeed worthy of academic though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周;;吕思勉的考据学宗旨及原因[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历史教学》(下半月)第104卷(2011年1~6期)总目[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6期
3 李荣建;王右磊;;一个历史学家的深度关怀——评杜维运所谓“柔美的历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4 梁志明;李一平;;中国东南亚史学研究的进展与评估[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5 王日根;;融入时代主旋律 发挥史学的经世功能[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6 郭旺;;史学中的直笔与信史——读《文心雕龙·史传》有感[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7 巩本栋;;陈寅恪先生政治史研究的特色——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札记[J];古典文献研究;2006年00期
8 李仲立;刘治立;;论史学价值的实现[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陈其泰;;如何正确评价新中国五十年史学——《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序[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10 胡丽美;;论高师历史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必要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保成;;郭沫若史学研究三十年[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2 薛军力;;对推进史学研究深入的一点想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王国平;;谢本书云南文化史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4 白云;;再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徐国利;;当代中国大陆的史学评论理论研究述评[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张文生;;史学与人生——史学功用别论[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荣丽华;钟作英;;郭沫若史学研究与当前史学发展趋势——郭沫若史学研究讨论会简况[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8 张越;;对《十批判书》的评价与争议之回顾与认识[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9 李奎良;;历史反思散论[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10 周忠庆;;司马迁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史学家[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邸永君;史学的价值与史学家的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李培 王丰收;张磊史学研究50年座谈会昨在穗举行[N];南方日报;2008年
3 国家博物馆 侯春燕;论史学研究的琐碎化[N];光明日报;2010年
4 乔治忠 南开大学;史学研究应当开拓新的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江西师范大学 张艳国;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N];光明日报;2011年
6 丁乙;史学研究的创新[N];重庆日报;2003年
7 记者 李陈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等学者:史学研究力戒“假设”与“打扮”[N];光明日报;2010年
8 滨下武志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史学研究应理论和史料并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陈虎;史学与文学、文献学的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炜敏;2015,全球顶尖史学家齐聚济南[N];济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谷学峰;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悦;李维史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宁;尹达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益萍;刘节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瑜;方诗铭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顾晓玲;尹达史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林英;刘恕及其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曹丽娜;章学诚的明道经世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魏连;雷海宗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陈军伟;孟森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璇;年鉴史学派的跨学科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明娟;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2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0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