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环境史研究发展的思考
本文选题:环境史 切入点:世界史 出处:《学术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从当下环境史发展的总体态势看,专题、区域和短时段的研究颇多,通史研究偏少。从史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时兴的世界环境史和各国的环境通史研究正是对此的回应,它们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民族国家的阈限,展现了环境史构建自身世界史叙事范型的优势,但面对作为历史哲学的世界史与其具体史学实践之间的张力,尚未发展出理想的应对之策。在当今民族国家依然占据世界主导格局的情况下,环境史可以借鉴跨国史学的路径,发挥自身整体论、有机论与互动论的优势,追随人类生态足迹,构建自身的世界史叙事原则,方此既能弥合主权国家的边界与生态边界的冲突,推进世界史理论的创新,深化全球史研究,又能为当下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done a lot of research area and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istory research less.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the world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countries are responding to a certain extent, they overcome the threshold of the national show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world history narrative paradigm to build its own advantages, but in the face of the world history an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betwee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ractice as tension, has yet to develop countermeasures. In the national ideal today still occupy the world leading pattern, the path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can learn from transnational historiography, exert its holism, organic theory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advantage, follow the human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struct the narrative world history of the principle, this can conflict with the ecological boundary boundary bridge of sovereign state, promote world history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the deepening of the study of global history, can als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current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世纪后期美国环境治理中工具性因素的作用异化研究”(11CSS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2 侯文蕙;《尘暴》及其对环境史研究的贡献[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3 石楠;关于环境史分层研究的构想[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4 包茂宏;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1期
5 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J];世界历史;2004年03期
6 热纳维耶芙·马萨-吉波,高毅,高暖;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2期
7 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3期
8 梅雪芹;;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J];学术研究;2006年09期
9 梅雪芹;;论环境史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及其意义[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10 王利华;;社会史研究的现代视野——从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谈起[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原宗子;;在日本的中国环境史研究[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梅雪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理查德·怀特;毛达;;后话环境史:见证一个史学领域的成熟[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4 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汤艳梅;;英国城市环境史研究源流与现状[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6 乔尔·A.塔尔;王栎;;美国城市史和美国环境史:互补且交错的领域[A];都市文化研究(第6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恒 汤艳梅;《环境史》杂志创刊的学科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郭秀文;中国期刊对环境史研究的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邹逸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环境史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童力;环境史研究呈现新趋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梅雪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环境史思维习惯:中国近代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起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杨伟兵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从区域视角深化西南环境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梅雪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寻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高澜;潜滋暗长:欧洲环境史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王先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暨历史学院;环境史研究的社会史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耿晓明 通讯员 刘向阳;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s,
本文编号:1710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1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