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吕思勉学术体系中的经学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27 21:39

  本文选题:吕思勉 + 学术体系 ; 参考:《史林》2010年04期


【摘要】:本文以经学问题为切入口,通过对吕思勉学术体系的研讨,以观察背后所反映出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知识演进及学科转型问题。我们认为,在吕思勉的旧学系统中史学是主干,起点和支点是经学。经学虽拥有知识基础的地位,但指导性作用却被其知识结构中的新学所取代,循此理路,吕思勉在现代学术视野下,日渐由今文余绪走向了今古贯通,完成了经学的转型。这一学术路数的改变也使得吕氏的旧学日渐过渡到现代形态,并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将经书放至历史情景中加以研求,把经学带入了史料学的现代学术轨道,从而在旧学基础上步入了现代学术的场域。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s the entranc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academic system of Lu Simian,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knowledge evolution and the subject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rn intellectual group reflected behind. We believe that in Lu Simian's old learning system, historiography is the main body, and the starting point and fulcrum are Confucian classics. Although Confucian classics has the status of knowledge foundation, but the guiding role is replaced by the new learning in its knowledg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Lu Simian, in the modern academic field of vision, has gradually moved from the present to the ancient through, and has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is change of academic path also made Lu's old studies gradually transition to the modern form, and put the classics into the historical scene to study them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hich brought the classics into the modern academic track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old learning, it has stepped into the field of modern learning.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士勇;论吕思勉“经世致用”的史学观与实践活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康桂英;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萌;从“新史学”到“新汉学”[D];山东大学;2007年

2 何周;浅论吕思勉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安徽大学;2007年

3 王东;论中国民族史学科构建[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桂英;;吕思勉通史著述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何周;;简论吕思勉的历史考据成就[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何周;;吕思勉古书通例思想[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4 何周;;吕思勉的考据学宗旨及原因[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国荣;;历史知识社会化之路径探析——以吕思勉《三国史话》为中心的考察[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张耕华;吕思勉治学的创造精神[N];文汇报;2011年

2 张耕华;吕思勉谈阅读史书[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程念祺;吕思勉先生的通史旨趣与“史界声光”[N];南方周末;2008年

4 王家范;“新史学”旨趣实践会通第一人[N];文汇报;2007年

5 唐小兵邋(本报书评人);接续民国史学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齐文;梦回旧学求真解[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王学良;毛泽东为何喜欢读蔡著[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8 吴琦 华中师范大学;史学创新的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孙继民;唯物史观学术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杨绍军;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N];云南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慈恩;20世纪上半期通俗史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3 盛韵;观念与材料[D];复旦大学;2008年

4 胡现岭;胡绳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博;浅论吕思勉的史学思想[D];山东大学;2010年

2 温晓静;吕思勉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莎;论吕思勉《史通评》中的史学史及史学理论问题[D];扬州大学;2010年

4 李波;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辉娟;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历史学家对中国宗族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袁振堂;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婷婷;吕思勉通史编纂的成就及其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何周;浅论吕思勉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安徽大学;2007年

9 蒋廷峰;吴越史地研究会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丽娟;论王桐龄的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2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812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