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功力、视野、理论——当代历史研究学术创新之本

发布时间:2018-08-11 13:10
【摘要】:当代历史学研究能否不断取得学术创新,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即学术功力、研究视野和理论方法。学术功力包括研究者的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品德、史料搜集和掌握、历史知识贮备、语言文字运用、分析和批判等专业能力;获得和运用整体视野、多元视野、比较视野和跨学科视野,即可为学术创新奠定牢固的根基;史学研究实践推动史学理论的突破,总结并提炼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有望带来历史研究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成果。
[Abstract]:Whether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research can continuously achieve academic innovation depends on three basic conditions, namely academic ability, research field and theoretical method. Academic skills includ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researchers, such as ideological accomplishment and standard character of behavior, collection and mastery of historical data, storage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analysis and criticism,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holistic and pluralistic perspective, The compara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view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can promote the breakthrough of historical theory and summarize and refine new histor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which is expected to bring the innovative and breakthrough achievement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985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06期

2 谭其骧;对今后历史研究工作的四点意见[J];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3 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J];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01期

4 托马斯·S.库恩;纪树立;;科学知识作为历史产品[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宝祥;;《王氏之死》中的《聊斋志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肖建新;;梁启超与钱穆的专门史观及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夏春涛;;太平天国筹饷问题及其对战局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汤文曙;全球化的人学意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周文玖,张子侠;最近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展望[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8 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9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10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庆利;;问解“李R既四烟狻薄嫖觥端浪⒗健返囊帐醢旅豙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邓华宁;芮锦伟;;三级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建设[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吴彤;;试论S&TS研究的哲学基础与研究策略——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野看[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7 安玲;;从传统京剧的衰微看艺术形态的边缘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霍子文;郭义军;;新时期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道路——运动训练文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5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暴红博;曾国荃与天京之役[D];湘潭大学;2010年

5 森豪利;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日本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刘俊玲;文明传播视野下的汉代河西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锦;叶向高《四夷考·北虏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术创新[J];河北学刊;2008年03期

2 傅绍良;;加强学术争鸣 促进学科建设——访著名历史学家李文海教授[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2期

3 代迅;;跨学科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创新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易胜;黄跃红;;论梁启超的学术思想[J];求索;2007年03期

5 老陈;;“眼球学术”[J];杂文月刊(原创版);2008年02期

6 贾波;;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的导航——《音乐学文论写作》评介[J];丽水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胡大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创新与方法自觉[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8 汪振军;中原文化价值观与中原学术创新[J];学习论坛;2005年01期

9 陈卫平;;30年来上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学术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9期

10 王荫庭;学术创新与时代需要接轨的一个成功的范例─—邓晓芒著《思辨的张力》评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梦水;;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2 汪舒明;;历史学家视角里“9·11”后的世界——市世界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箭;;教育历史研究的新范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滕福星;扈先勤;;学术交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荣明;;历史学是否科学——以阿克顿史学为例[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6 刘海君;;学术创新 诚信为本[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柴彦威;;创新需要学习和积累[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8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托马斯·罗斯基;谈谷铮;;经济学与历史学家[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10 刘海君;;学术创新 诚信为本[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 朱有志;学术创新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李文;时代呼唤中国学术创新[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高艳鸽;回顾学术创新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李文海;学术创新是艰辛的[N];人民日报;2007年

5 王雨辰(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制约学术创新的三大因素[N];长江日报;2005年

6 俞吾金;学术创新的前提[N];文汇报;2000年

7 厉秀昀;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关键在学术创新[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黄福东;学术创新:以岭医药“芝麻开门”[N];医药经济报;2004年

9 居其宏;音乐学的学术创新[N];音乐周报;2003年

10 中央财经大学 孙殿明;积极组建学术创新团队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根;论卡罗·金兹堡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春辰;夏皮罗中世纪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王兴斌;历史事实的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李凯;唯物史观的因果解释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顾乡;试论近代历史语篇的语言变化[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瑞;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新时期我国大学学术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冯会华;战士与学者[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茹;过去与现在:占有与认识[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李菁华;大学教师激励制度价值取向的演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安莉;塔夫里与文艺复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鑫;对两次中学历史教科书争论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廷君;《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内心世界的映照[D];四川大学;2006年

9 肖英芳;论19世纪英国“辉格派”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作成;论十九世纪德国实证主义史学的批判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7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77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