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可能与限度——以环境史为中心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09-01 15:52
【摘要】:在20世纪中国史学走向现代的进程中,自然科学方法入史的命运几经沉浮。环境史学是以研究历史上人与自然互动关系为鹄的的新史学,从治史理念到研究内容,再到研究方法,均不啻为世纪之交中国史学研究范式的一次重大革新,同时,环境史学的兴起为自然科学方法名正言顺地入史提供了可能。环境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由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决定,自然科学方法入史在存在可能的同时又存在限度。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the 20 th century, the fate of natural science approach to history has been ups and downs. Environmental historiography is a new historiography whose aim is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history. From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management to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it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in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ris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iography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natural science methods to enter history in a proper way. Environmental history is a branch of history,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subject attribute of histor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05JJD770121)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高国荣;环境史学与跨学科研究[J];世界历史;2005年05期

2 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高国荣;年鉴学派与环境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3期

5 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4期

6 王利华;;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J];学术研究;2006年09期

7 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3期

8 侯甬坚;;“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01期

9 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军;生态环境影响:解读西北历史变迁的新视野[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李长林;欣读《古代埃及史》[J];世界历史;2002年01期

3 梅雪芹;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的关联[J];世界历史;2004年03期

4 高国荣;环境史学与跨学科研究[J];世界历史;2005年05期

5 付成双;;西部环境史:美国史研究的新视域[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6期

6 滕海键;;环境史学与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3期

8 朱士光;;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几个问题之管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佳宏伟;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4年06期

10 刘军;;论西方环境史的政治特点[J];史学月刊;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宏斌;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D];复旦大学;2006年

4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复旦大学;2007年

5 王大学;明清江南海塘的建设与环境[D];复旦大学;2007年

6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黄富成;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贾s,

本文编号:2217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17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