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论“文史两分”认识的三阶段——兼论《史通》在此过程中的理论意义

发布时间:2019-01-10 15:48
【摘要】:汉之前,文史一体。《史记》以后,至魏晋迄唐,文史两分。与之相对应,人们对文史异辙过程的认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论家将重藻饰、押韵、抒情的诗赋类为主的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史作品区分开来。第二阶段,史学家将史著为主的叙事性作品和文学作品分离。第三阶段,人们对以史著为主的叙事性作品自身即史著和小说的分离,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并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在对文史两分认识逐步深入、细化的过程中,刘知几的《史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Abstract]:Before Han Dynasty,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integration. After, to Wei, Jin and Tang,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two points. Correspondingl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 proces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literary theorists distinguish between literary works with emphasis on ornament, rhyme, lyric poetry and other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works. In the second stage, historians separate narrative works and literary works. In the third stage, people have a mor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eparation of historical works and novels. Liu Zhiji's Shi Tong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refinement of the two point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07BZW031)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李健;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赵旭;论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发展[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京力;历史评价论研究——以中国古代评价问题为中心[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邹华清;杨守敬学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5 郑f媐,

本文编号:2406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406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