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1938年:中西史学交流史的一页——胡适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发布时间:2017-09-24 20:22

  本文关键词:1938年:中西史学交流史的一页——胡适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更多相关文章: 胡适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摘要】:1938年,在现代中国的政治编年史上,是进入全面抗日战争的第二年,也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但在中西史学交流史上,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另一种面相。是年8月,胡适临危受命,出席了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表了题为《新发现的关于中国历史的材料》的英文演说,让域外历史学家首次听到了来自东方历史学家的声音。关于胡适在1938年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一事,在诸多的胡适研究论著中,均未置一字。这是一页被尘封的历史,或许在胡适的总体研究中可以置而勿论,但在中西史学交流史上,却意义非凡,不可忘却。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胡适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分类号】:K091
【正文快照】: 1938年,在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灾难深重,中华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就是在国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一种刻骨铭心的历史的“集体记忆”。在这灾难当头、战乱频仍之时,历史也给我们另一种面相,倘说中西史学交流史,这一页不应被遗忘。1938年,欧洲亦战云密布,正处于“山雨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J];历史研究;2004年05期

2 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J];史林;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郁建兴;江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一种全球性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姚正平;;近20年民国史地期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武陵学刊;2013年03期

4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J];近代史研究;2010年02期

5 王建伟;;《史学年报》及其学术史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王建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专业期刊与史学革新[J];史学月刊;2008年01期

7 张太原;;从研究对象到研究路径——由近年来的傅斯年研究看人物研究的新视野[J];史学月刊;2011年02期

8 [k圼W ;;郑天挺先生与二十世纪的明史研究[J];中国文化;2012年01期

9 吴忠良;王效良;;陈训慈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史学会[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樊庆臣;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创建与运作[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园园;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D];四川大学;2005年

4 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6 朱慈恩;20世纪上半期通俗史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宪文;时局与边政[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增银;燕京大学历史学会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瑞;通向学术之路:蔡元培与北大法科的学术化进程(1916-1927)[D];四川大学;2006年

4 姜萌;从“新史学”到“新汉学”[D];山东大学;2007年

5 黎德亮;姚名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伟魏;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刁娅君;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兴星;清华历史系的早期发展(1926-1935)[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郑华俊;趋新与守旧之间的南高学术[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刘婷;民国史坛上的齐思和(1927-1949)[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社务纪要[J];考古;193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中外文化交流史》在编写中[J];历史教学问题;1985年04期

2 尹建平;中瑞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朵新葩──记中瑞历史学者研讨会[J];世界历史;1998年05期

3 江士贤;金应熙谈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J];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4 山雨;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讨论的主题和专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1期

5 王宪明;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耿f;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蒙特利尔举行[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12期

7 昆源;切磋学术,增进友谊──出席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侧记[J];世界历史;1996年02期

8 孔祥骅;;一本研究胡适的必读之书——介绍新书《胡适年谱》[J];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01期

9 中国二战史学会秘书组;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奥斯陆举行[J];军事历史;2000年06期

10 张顺洪;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敦书;世界史学科建设随想[N];光明日报;2003年

2 于沛;西方史学:新特点、新潮流和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耿云志;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及发展条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杨绍军;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N];云南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邹华清;杨守敬学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林;吴晗史学思想的述论[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3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13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