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以史为鉴如何可能——基于知识生产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02 00:23

  本文关键词:以史为鉴如何可能——基于知识生产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以史为鉴 “问题+方法+效用” 生存结构 实用历史观


【摘要】:以史为鉴这种实用历史观在中西方都很盛行,它乃是通过历史上的事件为人们提供一种认知,亦即行动指示,而其根据在于历史具有"问题+方法+效用"的生存结构。这个结构的展开,使古人和今人都面对许多共同的问题和方法(即常规事件),从而使历史可以为后人提供行动指示。但是,从知识生产视角看,由于以史为鉴所必须借助的归纳法并不具有严格性,且人们总要不断面对新问题、创造新方法(即面对特殊事件),因而以史为鉴的可靠性有限,其局限表现为:对于没有太大必要解释的常规事件,历史倒经常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解释;而对于非常必要解释的特殊事件,历史却很难提供比较可靠的解释。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以史为鉴 “问题+方法+效用” 生存结构 实用历史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冲突与协调——以春秋战争与会盟为中心”(项目号:13FZZ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63
【正文快照】: 中西方的历史观都有以史为鉴的实用倾向,而中国尤甚。但是,以史为鉴如何可能?这一基础问题似乎尚未专题化。本文以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问题+方法+效用”为最基础的根据,揭示历史的生存结构,再基于知识生产的视角①,论证以史为鉴作为一种以经验归纳为方法的知识生产手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曦泽;;问题、方法与经典——《论六家要旨》的启示[J];哲学动态;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宋建军;;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新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蒋保;影视史学刍议[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4 易宁;;论司马迁的文献批判思想[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5 崔罡;黄玉顺;;构建中国当代历史哲学的思想视域问题——读徐国利教授《钱穆史学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6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孙巍;;历史学的走向——科学、社会科学及语言学转向的历史[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谢勤亮;;影像记录的史学操练——“影像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张沛;;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人文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李箭;;教育历史研究的新范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王中江;;早期“士”阶层:它的形成、自我意识及原创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4 薛匡勇;;历史观演变对档案观的影响[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5 倪梁康;;时间·发生·历史——胡塞尔对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宇燕;高程;;海外白银、初始制度条件与东方世界的停滞——关于晚明中国何以“错过”经济起飞历史机遇的猜想[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U,

本文编号:956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56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d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