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共外交研究
本文关键词:韩国公共外交研究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几年,韩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主办G20会议、核安全峰会等,大大提高了国家地位。但是,不管在政治、经济上取得多么大的飞跃,韩国尚未能自信的自称具有一个受尊敬的国家形象。不提高世界民众心目中的韩国国家形象,很难成为有国际化水平的国家。韩国政府也认识到公共外交的重要性。所以公共外交已经成为韩国政府看重的外交战略。目前,在韩国公共外交开始受到了重视。对韩国来说,公共外交是最重要、必要的外交战略。因为,韩国几乎都没有外交因素,用软实力来推进公共外交才能实现外交目标、提高国家地位。公共外交在韩国起步虽晚,但发展比较快。韩国作为中等发展国家,,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更好地向世界说明韩国的真实情况,成为韩国发展的基础工程。韩国促进公共外交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outh Korea i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By hosting the G20 meeting, the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greatly improving the national status. However, no matter in politics, made such a big leap forward in economy, South Korea is not confident claiming to have a respected national image. Do not improve the eyes of the people of South Korea's national image, it is difficult to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of the country.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also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diplomacy. So public diplomacy has become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on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At present, the South Korean public diplomacy began to be valued. For South Korea, public diplomac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diplomacy strategy. Because South Korea almost no foreign factors, using soft power to promote public diplomacy to achieve diplomatic goals, improve the national status. Public diplomacy started late in South Korea, but the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fast. As a middle-sized developing country, South Korea is facing new tasks and challenges. It is better to explain the real situation of Korea to the world, and become a basic pro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Korea. South Korea's promotion of public diplomacy is fac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3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8期
2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沟通新视角[J];国际观察;2008年01期
3 徐莹;;中国公共外交的三大亮点[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Z1期
4 廖宏斌;;公共外交:国际经验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5 胡百精;;公共外交的语境、内涵与形态[J];国际公关;2009年02期
6 傅莹;;重视公共外交[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09期
7 陈昊苏;;加强公共外交 提升国家形象[J];对外传播;2009年12期
8 郜颖炜;;北京奥运中的公共外交浅析[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9 檀有志;;错位与调适: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探析[J];美国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10 叶靓;邵育群;;美国“公共外交2.0”:现状与发展趋势[J];当代世界;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庆国;;崛起中的中国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2 韩方明;;中国公共外交:趋势、问题与建议[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3 加藤嘉一;;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4 赵新利;;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李巍;;对中国公共外交经典案例的一次深入剖析——评《中国世博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吴思科;;西亚北非变局为中国公共外交带来新机遇[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7 赵会民;;“中日小大使”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8 赵新利;;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政策及启示[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9 吴泽林;;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文献综述[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10 郑万通;;公共外交是全民的事业[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刁妍;开展公共外交拓展履职领域[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赵启正;提升公共外交的自觉意识[N];新华日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 王尔山;美式公共外交的新延伸[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曲星;中国公共外交顺势而为[N];人民日报;2010年
5 赵启正;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的大机遇[N];文汇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淼;公共外交:匹夫有责的外交新视野[N];中国改革报;2010年
7 季明 宫一栋 缪晓娟;上海世博会搭建“公共外交”新舞台[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包松娅;推进公共外交 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记者 顾意亮;全国政协与上海市政协联合调研世博会公共外交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包松娅;外事委:全力推进公共外交[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阿雷(Alireza Khoshrou);冷战后中美新公共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5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6 袁王珏;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中的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曾琳智;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曲文娜;中国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彬;美国公共外交的历程与现状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霞;新中国公共外交发展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3 龚涛;中国公共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樊蕾;试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与国家形象的塑造[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胡婷婷;英国的公共外交(1997-2009)[D];外交学院;2010年
6 郑舒婷;试析中国对美国的公共外交[D];暨南大学;2011年
7 全李彬;公共外交的“客体”指向法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亮;中国公共外交析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刘炳香;公共外交:理论、实践及对中国的借鉴[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韩子玉;论美国的公共外交政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09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0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