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从结构性权力视角看美国霸权衰落与多哈回合困境

发布时间:2018-01-31 00:35

  本文关键词: 多哈回合 美国霸权 结构性权力 多边贸易体制 出处:《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多哈回合自2001年发起以来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这种僵局的产生与多边贸易体制下权力格局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而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美国霸权的衰落。本文从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了多哈回合前后美国的结构性权力发生的变化,以及它对多哈回合产生的影响,进而指出美国霸权衰落后多边贸易体系权力安排的失衡是造成多哈回合困境的根本原因。
[Abstract]:The Doha Round has been unable to make a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 since its launch in 2001. The emergence of this deadlock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power structure under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this change is the decline of American hegemony.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power of Susan Strange, analyzes in detail the changes in structural p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and after the Doha Round.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imbalance of the power arrangement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after the decline of American hegemony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the Doha Round predicament.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GJ0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CXTD4-08)支持
【分类号】:D81
【正文快照】: [作者介绍]屠新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研究世界经济;苏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研究生,主要研究世界经济;姚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研究生,主要研究世界经济。2015年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20周年。在这20年中,世界经济和贸易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翁鸣;;美国农业谈判的目标、策略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贸易;2007年12期

2 蔡宏波;蒙英华;;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穷途末路还是柳暗花明——基于目标、模式和进程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12期

3 原小能;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4 ;Publications[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02年00期

5 伍穗龙;;世界贸易组织协商一致决策机制的问题与改革[J];求索;2012年06期

6 朱杰进;;国际制度缘何重要——三大流派比较研究[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严谨;[N];证券时报;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林;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国家利益冲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桂花;;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3 方雯;;浅析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田代贵;世界产业、技术转移趋势、特点及重庆应对方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定胜;;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黄真;夏安凌;;世界经济治理的政治模式及其启示[J];长江论坛;2006年06期

7 高永进;;我国应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财政政策[J];财政研究;2006年03期

8 张东宁,张玉国;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与国家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9 杨鲁慧;东北亚地方经济合作与国际产业转移——以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当代亚太;2004年10期

10 谢来辉;;全球环境治理“领导者”的蜕变:加拿大的案例[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巍;;从IPE到GPE:一个交叉学科的成长史[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2 赵光瑞;;后危机时代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研究——基于依附论视角的考察[A];激辩“新开放策论”[C];2010年

3 李军林;;策略互动与产权的界定——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及其应用[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4期(总第8期)[C];2003年

4 许德友;;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效应——兼论“双转移”下的广东区域发展[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游春;;规则与规范:集体行动的实现路径——业主自治的组织理论与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孙日华;;网络时代司法的选择性视界——兼论河北省的影响性诉讼[A];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秀;美国贸易保护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管治国;日本参与国际环境制度的绩效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张庆伟;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监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登文;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曹汝华;中国农村融资问题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8 聂继永;全球化与中国崛起[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克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内地香港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雷敏;加工产业国际转移的动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志波;国际制度视角下的气候变化全球综合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智华;南昌承接周边发达地区汽车制造业转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王艳丽;普洱市工业支柱产业的提升[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肖芳;我国承接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艳;关于我国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康甫;论东南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赵伟;中国企业海外利益拓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朱媛;WTO框架下农产品出口补贴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2 赵文丁;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8期

3 程国强;刘合光;;多哈农业谈判:取消出口补贴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4 崔卫杰;程国强;;多哈回合农业国内支持谈判方案的评估[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5 沈大勇;王火灿;;多哈回合的进展、困境及其原因探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6 杜晓君;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规律和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6期

7 周申;多哈回合框架协议的达成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南开学报;2005年04期

8 盛斌;以发展的视角评估“多哈回合”工作计划的新进展[J];世界经济;2005年03期

9 盛斌;;贸易、发展与WTO:多哈回合谈判的现状与前景[J];世界经济;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硕,刘海军;科技优势与美国霸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陈永亮;美国霸权心理产生的根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05期

3 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冷战史研究新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晓舟;美学者谈美国霸权的“软实力”[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07期

5 丁志刚;美国霸权的道义基础及其危机[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6 李;;美国霸权问题是一个亟须研究的新课题[J];资料通讯;2002年04期

7 潘忠岐;;“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与“新帝国”论的神话[J];亚非纵横;2003年03期

8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世界多极化趋势初现[J];当代亚太;2003年04期

9 郭学堂;霸权周期论的贫困——兼析美国霸权是否走向衰落[J];美国研究;2003年03期

10 金灿荣;美国霸权遭遇软制衡[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厚虎;;美国霸权战略中的软实力要素分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汪段泳;;想象中的帝国与帝国的想象——从“帝国电影”中看美国霸权外交的社会民意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高宇辉;安国胜;;单极霸权的忧思——析美元与美国霸权的扩张[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晓;美国霸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彭秋归;力不从心的美国霸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田文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伊拉克乱局祸根在美国霸权政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4 王琳;违背法治理念的制裁凸显美国霸权[N];检察日报;2007年

5 本报专稿 薛雨闻;美国霸权走向衰弱?[N];世界报;2009年

6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军社;美国霸权带不来亚洲安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王缉思;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并非予与盾[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媒体评论员 李明波;美国霸权真能再撑100年吗[N];广州日报;2014年

9 记者 王鹏权;构建多元世界 抵制美国霸权[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美]理查德.B.杜波夫/文 王宏伟/译;美国霸权的衰落[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昊;利益集团政治变迁与美国霸权的转型[D];暨南大学;2007年

2 申耿焕;后冷战时期美国霸权战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9年

3 王松霞;美国霸权与古巴革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温丽娟;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超娟;美国经济实力对美国霸权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3年

2 贾琼;美国霸权的基础[D];外交学院;2005年

3 姜延迪;文化霸权: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晓科;二战后美国霸权的演进与发展趋势[D];暨南大学;2003年

5 巴信勇;美国霸权的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尚林霖;文化规范与美国霸权护持[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舸;冷战后美国霸权战略与世界格局走向[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8 郑岩;美国霸权护持新战略与大国关系裂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关婧;美国的文化变迁对其霸权的影响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小磊;试析清教理念对美国霸权外交的影响[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477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77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