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楔子战略与亚太联盟预阻
本文关键词: 楔子战略 中美关系 威胁制衡 联盟预阻 出处:《国际展望》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冷战结束以来,联盟与分化联盟的思维始终贯穿于美国历任政府的国家安全政策之中。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其外交安全战略虽尚未定型,但在国际安全层面仍然延续了联盟思维。本文认为,楔子战略是美国目前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目标是在亚太地区实现联盟预阻,即致力于预先阻止亚太地区形成任何反对美国的潜在安全联盟或联合。楔子战略的具体运行机制主要依靠"选择性调适"型楔子战略的"认可"及"补偿"两种手段,对目标行为体施加分化压力,在利诱一方的同时施压另一方,并利用美国在特定国际政治议题上的立场,撬开并扩大目标行为体与相关国家之间的罅隙,从而获取战略利益。尽管中国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但美国基于威胁制衡理论及联盟预阻思维,仍然寻求在中国与其他亚太国家之间打入楔子,以谋求其自身在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利益。对此,中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并有效应对。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thinking of alliance and divided alliance has been running through the national security policies of successive administr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rump becam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his foreign security strategy has not yet been finalized. However, in the aspect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he alliance thinking continu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wedge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Asia-Pacific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strategic goal is to achieve alliance pre-obstruc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at is to preempt the formation of any potential security alliance or alliance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specific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wedge strategy relies mainly on the "approval"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selective adjustment" wedge strategy. Two ways. Exert divisive pressure on the target actors, while inducing one side to pressure the other, and use the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specific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ssues to pry and widen the gap between the target actors and the countries concerned. In order to gain strategic benefits. Although China pursues a foreign policy of "partnership and non-alignment,"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reat checks and balances and the preemptive thinking of alliance, is still seeking to penetrate the wedg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Asia-Pacific countries. In order to pursue its own interests in the geo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hina must maintain its strategic determination and deal with it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871.2
【正文快照】: 在国际安全研究领域,联盟政治的地位举足轻重。国家为何结盟以及如何选择盟友一直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M.Walt)认为,“塑造国际联盟的力量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关于外交政策和大战略的争论主要根源于有关国际联盟起源的观念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仲春;;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地区的战略平衡[J];新远见;2006年09期
2 邓美丽;;试析欧盟出台中亚新战略的动因及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1期
3 时殷弘;;国家大战略理论论纲[J];国际观察;2007年05期
4 李升泉;;应对“发展摩擦”的战略选择[J];军工文化;2013年09期
5 时殷弘;中国对美外交和战略15年:演化过程、基本经验和尚存问题[J];国际观察;2004年02期
6 郭隆隆;美国要跟谁保持“地区战略平衡”?[J];国际展望;2000年17期
7 吴荷荷;;试论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3期
8 波拉克;樊毅生;;中国和全球战略平衡[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7期
9 钱文荣;北约“全球化”——危险的战略新概念[J];国际论坛;1999年02期
10 唐方亮;;冷战后美国对华“均势”战略[J];阴山学刊;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敏雄 日本克劳塞维茨学会;美俄中战略平衡抑制世界大战爆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本报专稿 付土旺;谁动了美俄的战略平衡?[N];世界报;2007年
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任卫东;中国要实现亚太战略平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袁东;中国全球方略的战略平衡[N];上海证券报;2013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外交室主任、首席研究员 袁征;拜登访华:美国寻求战略平衡[N];法制日报;2013年
6 李升泉;应对“发展摩擦”的战略选择[N];学习时报;2013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王伟;俄罗斯发展的战略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邱震海;亚洲北约与印度的两难[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9 记者 义高潮;法国反对废除反导条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上海政法学院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学堂;中美关系:长期看趋向“战略平衡”[N];文汇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锐;东亚体系转型与中国大战略[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歆;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战略选择[D];外交学院;2006年
2 康佳捷;亚太安全关系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探析[D];暨南大学;2000年
3 刘莉;浅析中国制定和实施北极战略的必要性[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77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47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