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家利益进行的外交“突围”——战后联邦德国周边外交思想与战略
本文关键词: 联邦德国 周边外交 北约 欧洲一体化 出处:《人民论坛》2014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战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周边外交政策对于处于冷战前沿的联邦德国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尽管各个时期联邦德国的国家利益各有侧重,但其坚定不移地维护与北约和欧洲盟友的关系,在借助盟友力量的基础上,运用灵活的手段改善和深化与周边各个国家关系,在成功达成国家目标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广阔的外交政策行动空间。
[Abstract]:In th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fter the war, the peripheral foreign polic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ederal Germany, which i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Cold War. Although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have been focused on in different periods, However, it has unswervingly maintained relations with NATO and its European allies, using flexible means to improve and deepen its relations with the surrounding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strength of its all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has successfully reached its national goals. It has also won a goo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broad foreign policy space for a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分类号】:D8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渊;邓念国;;论公法在欧洲一体化中的作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周云;马龙;;论北约对欧洲一体化的促进作用[J];企业导报;2010年01期
3 李树勋;;从欧共体两次首脑会议看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影响[J];世界知识;1990年02期
4 朱贵昌,胡瑾;欧洲一体化与国家主权转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陆梅;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上政策摇摆的多元成因[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杨逢珉,张永安;欧盟东扩进程及其困难[J];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7 李青宜;全球化的特征及其现实性[J];新视野;2002年02期
8 王宏禹;宋雄伟;;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欧洲一体化问题[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9 李明明;;论疑欧主义及其大众根源[J];国际观察;2009年06期
10 刘佳;;欧盟成员国与欧洲化[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安;;欧洲治理:合作与强制性合作[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2 赵银亮;;欧盟地区一体化与冲突管理机制相关性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3 傅荣;;欧洲一体化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成因与演变[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张彤;;欧洲合同法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景治;阚道远;;冷战后西欧政党格局的演变与启示[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喻锋;;《里斯本条约》与欧盟司法内务合作的新发展[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鲍禄;;欧盟法制构建与发展的五十年[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马珂;;后民族主义集体认同的建构——争论及其启示[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9 叶江;;试析《里斯本条约》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兼谈欧盟对台政策未来的走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10 蔡红;;欧共体竞争法执行主体的权力配置研究[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革平;《里斯本条约》:欧洲一体化新篇章[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 王梓 主持 本报记者 陈宜飚 见习记者 杨卓;英国的反恐同盟与欧洲一体化危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陈玉刚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欧洲还有多少一体化可待开拓[N];东方早报;2007年
4 陈玉刚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欧盟危机”凸显权力和利益双博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程实;偶然性漩涡难阻欧洲一体化大潮[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世科;周荣耀:文化认同在欧洲一体化中的负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贾瑞霞;法国、荷兰否决欧盟宪法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中国欧盟研究会会长、上海欧洲学会会长 伍贻康;拯救欧宪靠默克尔?[N];解放日报;2006年
9 孙彦红;克罗地亚院士谈“克罗地亚与欧洲一体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陆晓芳;加强中国学者与欧洲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春红;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D];山东大学;2012年
2 王新影;欧盟对外援助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金日;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苹;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贞;欧洲一体化启动阶段的美国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立伟;社会政策与欧洲一体化[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明明;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王仕英;肯尼迪政府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晨;超越国界的民主—欧盟民主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10 陈艳;欧洲治理与制度变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龙;后危机时代法德轴心新变化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赵书伶;法德关系与欧洲一体化进程[D];外交学院;2013年
3 马晓旭;以条约为视角解析欧洲一体化[D];外交学院;2013年
4 丁超;论梅杰政府与欧洲一体化[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胜军;民族主义和欧洲一体化关系的过程性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碧丹;《里斯本条约》与欧洲一体化[D];外交学院;2011年
7 顾辰;《里斯本条约》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D];浙江大学;2012年
8 闫磊;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易善武;从欧洲一体化看主权让渡[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臧术美;欧洲一体化主流理论的论争、混合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01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0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