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承认”与体系内文化安全——以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为例
本文关键词: 主体间承认 文化安全 国家安全 非传统安全 国际人权机制 出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者肯定了现有文化安全研究在"国家-国家"层面界定文化安全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国家-体系"层面对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个体国家文化安全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国际文化体系的认可,个体国家追求文化安全行为的根本动力应该是与国际文化体系的"主体间承认",而不是基于国家主体中心理性主义的成本-收益核算。因此,国家在寻求文化安全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机制,参与的进程取决于双方实现"主体间承认"的水平,即使成本增加,个体国家也不会放弃参与,原因就在于参与能够带来更高阶段的"主体间承认",同时也就带来更高水平的文化安全。作者以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过程为例,通过分析发现,经过"彼此认可"、"接受约束"、"享有成果"三个发展阶段,中国与国际人权机制之间达到了较高水平的"主体间承认",因此双方的互动并未因成本-收益核算失衡而停滞,而是得到持续推进。
[Abstract]:The author affirm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existing cultural security studies in defining cultural security at the "state-state" level.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ate-system" level to the cultural security. To a large extent, the individual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comes from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system. The fundamental motive force of individual state's pursuit of cultural security behavior should be "inter-subjectivity recogni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system, rather than the cost-benefit accounting based on state-centered rationalism. In the process of seeking cultural security, the state will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in the relevant fields.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inter-subjectivity recogni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Even if the costs increase, individual countries will not give up participation. The reason lies in the fact that participation can bring about a higher stage of "inter-subjectivity recognition" as well as a higher level of cultural security. The author takes the process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echanisms as an example and finds that. Through the three stages of "mutual recognition", "being bound" and "enjoying frui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echanisms has reached a higher level of "inter-subjectivity recognition", s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s not been stopped because of the imbalance in cost-benefit accounting. It is being pushed on.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0ZD&055) 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外交的国际体系战略定位研究”(项目编号:11ZFQ81002)的资助
【分类号】:D81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苗志娟;贾友军;;近5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文化安全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少军;;论“主体间世界”[J];国际观察;2010年05期
3 赵子林;;近年来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兰州学刊;2011年02期
4 宋雅萍;;论主体间性[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00期
5 潘一禾;;国家文化安全的“非传统”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6 范国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与国别人权[J];人权;2002年02期
7 戴晓东;;文化安全的三个辩证关系[J];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8 秦亚青;;主体间认知差异与中国的外交决策[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强;欧盟对华决策中的主体间认知差异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艳;李和佳;;和谐社会中爱的承认之维——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强;;被让座:公共生活规范的道德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吴海燕;叶安勤;;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源与流[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4 黄涛;;市民社会理论的谱系——从霍布斯到马克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钮维敢;;论全球化中的中国文化安全与应对战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石逢健;钮维敢;;“透视”文化全球化拓展中国文化安全国际空间[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7 张康之;张乾友;;认同、承认与通向合作之路[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8 郑少东;;论晚期现代性的政治诉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9 刘富胜;;社会团结:后形而上学时代的乌托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翁巧霞;;为承认而斗争:霍耐特承认理论解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范晓丽;;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谈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4 徐婷;;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的成就与不足——以国际气候变化合作制度为例[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5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陈拯;;内发的变革: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7 王南n\;;历史行动或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从后马克思主义回归马克思[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8 高辉;;建国以来中国对联合国的认识及行动选择[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9 李和佳;;霍耐特与弗洛泽正义论争的问题与实质[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燕;英国穆斯林移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郑庆杰;国企变迁中的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政治[D];上海大学;2011年
9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D];外交学院;2011年
10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森林;杨洪泽;;国家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刘跃进;解析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J];北方论丛;2004年05期
3 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蒋旭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论纲[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5 施光;;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吴满意,孙程芳,谢海蓉;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3期
7 韩源;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8 韩源;;国家文化安全引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9 夏立平;论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发展趋势[J];当代亚太;2003年09期
10 王缉思;;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与深层原因[J];当代亚太;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云山;[N];人民日报;2002年
2 王逸舟;[N];人民日报;2003年
3 ;[N];人民日报;2003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N];人民日报;2005年
5 文化部副部长 孟晓驷;[N];人民日报;2005年
6 ;[N];人民日报;2006年
7 刘云山;[N];人民日报;2006年
8 清华大学教授 熊澄宇;[N];人民日报;2008年
9 何振华;[N];人民日报;2008年
10 ;[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弛;人权观差异与中欧关系[D];北京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玉兰;关于我国文化安全的哲学思考[J];理论探索;2002年06期
2 邢希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挑战与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3 ;如何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10期
4 吴满意;孙程芳;;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理论参考;2005年07期
5 谢士法;邢红梅;;构建文化安全体系 确保我国文化安全[J];理论界;2006年07期
6 王佐书;;文化安全与文化强国战略[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05期
7 解学芳;;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悖论及价值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7年04期
8 周晖;杨中华;李天明;关玉军;;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安全研究[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生文;;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安全维护[J];攀登;2008年03期
10 杨琼;;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文化创新[J];实事求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中锋;;论数字化时代中国的出版文化安全[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2 李秀云;;我国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王岳川;;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文化再中国化——人类应从物质现代化到精神现代化[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刘雨辰;;文化全球化视阈下中国文化安全的建构路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郭芳;;文化认同与文化安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何晓燕;;浅议国家电视文化安全的“外在建构”[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勤明;刘西山;;从战略高度维护军队文化安全[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8 谢朝锦;;浅析邓小平的文化安全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郭亚臣;焦凤松;;关于高等学校文化安全若干问题的思考[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10 卓成霞;;我国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仕心;维护文化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慕渝;创新:文化安全的中国语境[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通讯员 郭瑞宏;《国家文化安全论》唤起公众关注文化安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郑岚岚邋刘义雄;确保奥运期间文化安全[N];湛江日报;2008年
5 本报驻北京记者 王晓风 李雪;为首都文化安全护航[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艾斐;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N];人民日报;2013年
7 杜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张平;“入世”后必须加强我国文化安全[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木弓;文化安全[N];文艺报;2001年
10 秦宝琦;清王朝如何维护其文化安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曲文波;中国文化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鹏;非传统安全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安全情势及策略[D];山东大学;2008年
2 何宝峰;文化全球化下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耀宇;网络文化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殷文龙;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默;文化安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邱旭冉;和谐世界构建中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7 郭兴中;当代中国文化安全现状及对策[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8 石琪;论马克思文化安全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9 孙姗姗;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安全[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10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9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1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