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的国际机制建设

发布时间:2018-02-27 14:39

  本文关键词: 孟中印缅 模式选择 制度化水平 制度有效性 制度设计 出处:《南亚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BCIM)的国际机制从1999年产生到现在已有15年,从二轨的地区合作论坛上升为一轨的经济走廊是该机制取得的重要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制度化水平。其现有的优势是开放性和灵活性,但也面临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模式选择、政策不确定性、缅甸问题、互联互通问题和国内整合难题。同时,根据现有国际机制理论的发展,选取有效性和合法性作为制度化水平的衡量标准较为合适。要实现制度化水平的提升,还需要了解四国对参与构建国际机制的态度。四国对BCIM合作机制的态度还存在差异,中、孟的态度较为明确,而印、缅的态度还不明确。当前BCIM国际机制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要为区域合作设定明确的目标,现有的选项包括了次区域国际组织、自贸区模式和维持现有模式。此外,还需要根据国际机制所包含的要素进行仔细设计,其中包括国际机制的成员资格、国际机制的议题范围、国际机制的集中程度和国际机制的灵活性。
[Abstract]:It has been 15 year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CIM)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Bangladesh, China, India and Myanmar in 1999. The upgrading of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forum from track two to an economic corridor of track one is an important progress made by this mechanism. But there is still a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ts existing strengths are openness and flexibility, but it also faces five problems, namely, model choic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Myanmar. Connectivity issues and domestic integration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select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as the yardstick of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attitude of the four countries toward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in the attitude of the four countries towards the BCIM cooperation mechanism. China and Bangladesh have a clearer attitude, while India, Myanmar's attitude is not clear. The current BCIM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faces the problem of setting clear goal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options available include subregion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Free Trade Zone model and maintaining the existing model. There is also a need for careful design based on the elements contained in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including membership in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scope of topics for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concentration of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and flexibility of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分类号】:D81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祝彬;;对“医疗机构列入公共场所”提案的理性审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缓缓;跨国公司对国际体系的影响[D];中原工学院;2013年

2 贾永华;中国转型期公共政策议程中的交易成本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杨西坡;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制度变迁:金融危机与二十国集团[D];复旦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卫兵;冷战后中国与国际机制的互动关系[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1期

2 门洪华;相互依赖与国际机制:理论的比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3 刘杰;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04期

4 郭红霞;浅析复合相互依赖条件下的国际机制变迁[J];理论前沿;2004年18期

5 杨文静;中国融入国际机制与美国因素[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10期

6 于营,林松;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机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隋书卿;;试论国际机制及中国对国际机制的参与[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刘成;;国际机制与中国的参与战略[J];华商;2008年07期

9 刘宏松;;正式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J];欧洲研究;2009年03期

10 张楠;;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机制的思考[J];学理论;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殷翔;;国际机制研究与美欧反恐合作[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2 吴文兵;;国际机制变迁的动因及其批判[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夏立平;;论当代国际机制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4 刘杰;;中国和平发展的“机制化生存”理念[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5 汤蓓;;国际卫生合作中的猎鹿困境与通报机制建设[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杰;国际机制与国家主权的价值悖论[N];学习时报;2003年

2 朱杰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峰会成加强亚信机制建设契机[N];文汇报;2014年

3 金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信息编研室);国际政治理论:为外交开道(下)[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记者 杨迅 俞懿春 赵松 曲颂 车斌 张梦旭;希望与中国携手实现更多目标[N];人民日报;2014年

5 罗伯特·O·基欧汉 约瑟夫·S·奈;多边合作的俱乐部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生 路昕;峰会外交:中国外交新亮点[N];文汇报;2010年

7 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 刘军;恐惧心理驱使下的战争[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记者 朱周良;金砖抱团倒逼现行国际机制改革[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潘敏;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应多管齐下[N];经济参考报;2013年

10 记者 潘春芳 陈正才 武建雷;虎分布国就野生虎跨境保护达成《昆明共识》[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欣佳;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0年

2 焦世新;利益的权衡:美国在中国加入国际机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美武;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4 于营;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小军;导弹扩散及其控制制度[D];复旦大学;2006年

6 赵永成;人权保护的国际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霍淑红;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的角色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静;中俄在中亚的共同利益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楠;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周晓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姜春娥;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经验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4 董国辉;论和平发展进程中中国与国际机制的互动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艳丽;论战后中国参与国际机制过程中的角色转变[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少华;对中国融入国际机制的分析与思考[D];辽宁大学;2012年

7 王立鹏;国际机制之下的国家生存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晓溪;国际机制与中国的参与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燕;国际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李长亮;中国参与国际机制:历史逻辑、现实选择与问题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43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43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