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专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政治 热点地区 和平与发展 全球政治 地缘政治 南海地区 经济发展 国际问题 国际环境 出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1世纪初全球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依旧是和平与发展,但世界局部地区仍广泛存在着动荡、冲突和安全困境,中东、南亚和乌克兰不断成为国际时局的热点地区;中国周边各国的地缘政治角力也暗流涌动,东北亚和南海地区的岛屿主权争端举世瞩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极力维护数百年来建构的国际体系主导地位,新旧力量的矛盾与摩擦在欧洲与亚太地区已成胶着状。因此,加强国际关系理论研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21th century, the main melody of glob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ill peace and development, but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there are still turbulence, conflicts and security dilemmas. The Middle East, South Asia and Ukraine continue to become hot spot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geopolitical wrangling of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is also surging. The disputes over island sovereignty in Northeast Asi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have vigorously maintain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at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frictions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forces have become glued in Europe and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分类号】:D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闯;;浅论苏联国际关系理论[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2 张历历;试论邓小平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J];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任晓;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一些思考[J];欧洲;2000年04期
4 万泰雷;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因素的天平上——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争论中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J];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9·11”事件后的新形势可能引发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战略[J];当代世界;2002年08期
6 ;外交、国际关系[J];全国新书目;2003年10期
7 赵银亮;“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3期
8 胡宗山;假设、模型、范式:方法论视角的国际关系理论[J];欧洲研究;2004年04期
9 阎静;理解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10 王义桅;;国际关系的理论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2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金应忠;倪世雄;;和谐世界:哲学、理念与现实[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4 陈玉聃;;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继承还是误解?[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6 秦亚青;;学习感悟创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上的致辞[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7 尹继武;;认知心理学之于国际关系研究:进步及其问题[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8 王逸舟;朱立群;;总结发言[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10 刘丰;;实证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对内部与外部论争的评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理论有用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经济所副所长 张海冰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所长 赵干城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副所长 叶青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 马[F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所副所长 吴莼思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席来旺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光政;国际关系理论开启新视角[N];人民日报;2010年
3 Edward Friedman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霍金讲席政治系教授;Edward Friedman: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共同话语解释地区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纳兰;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要站在基础主义和反基础主义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叶淑兰 香港浸会大学;从三大国际关系理论看中国的未来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国际网系理论”:互联网冲击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胡言午;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倪世雄 赵曙光;探索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解放日报;2011年
9 袁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探索通向中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朱立群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原创性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云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进步及其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叶青;伊斯兰教与后冷战时期中东国际关系中的双重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苗红妮;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D];外交学院;2005年
6 咸命植(Ham,Myungsik);非对称世界中的国际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全义;全球集体认同的生成与模式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刘慧;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9 姜秀敏;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封永平;大国崛起困境的超越:认同建构与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琳;国际关系中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闫爽;现实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D];外交学院;2009年
3 石贤泽;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崛起[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亮;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的和平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5 耿超;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哈贝马斯商谈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扬;当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09年
7 栾波;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视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克宁;个人主义、关系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丽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述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施维;地缘文化视域中的中日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43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4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