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美英在对华经济制裁上的分歧

发布时间:2018-03-03 07:16

  本文选题:贸易管制 切入点:“中国差别” 出处:《外交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冷战开始后,为了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建立起了一套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多边贸易管制机制,称之为“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及随后成立的新中国也被美国划入贸易管制范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英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制裁措施比对苏东国家的还要严厉。 但美国人寄予厚望的经济制裁在实施过程中却大大折扣。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与其盟国在制裁中国的问题上产生的分歧,特别是美国与其大西洋盟友英国的巨大分歧。这种分歧一致延续于美国对华制裁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中国差别”存在的那一段时间内。两国在对华经济制裁上的分歧一度影响了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两国分歧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以及哲学认识上的原因。政治上,美国希望通过制裁中国达到离间中苏和瓦解中国政权的目的,而战后的英国为了重塑昔日辉煌,希望在对外事务中表达自己的声音。英国也担心美国极端的反共行动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因此有必要对这个处理大国关系经验相对不足的盟友予以政策上的指导。英联邦成员也成为影响英国的另一个因素。经济上,英国对现实利益的考虑也成为二者分歧的重要原因。两国在哲学思维和认识上的差异影响更为深远。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in order to con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communism, the Western worl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a set of multilateral trade control mechanisms for the countries of the socialist camp. The area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subsequent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were also brought under trade control by the United States. For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have imposed tougher economic sanctions on China than o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East. But the economic sanctions that Americans have high hopes for are heavily discounted in their implementation.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 over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In particular, th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tlantic ally, Britain,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ntire process of US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In particular,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 "China difference" exist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ver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once affected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There are profound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reasons behi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Politically, the United States hopes to break up the Chinese regime through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while post-war Britain aims to restore its former glory. Britain is also concerned that the extreme anti-communist ac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l lead to greater conflic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policy guidance to this ally, which is relatively inexperienced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 of great powers. Commonwealth members have also become another factor affecting Britain. Britain's consideration of practical interests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ir differences. The differences in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more far-reaching.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薇薇;;论联合国经济制裁中的人权保护——兼评联合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石严;关于对严重违法的连环购销合同的经济制裁[J];人民司法;1988年02期

3 肖刚;黄国华;;冷战后美国经济外交中的单边经济制裁[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3期

4 张辉;;经济外交刍议[J];理论界;2009年02期

5 欧亚;;1941年前美国对日政策——重温珍珠港“事件”50周年[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6 阮建平;国际经济制裁:演化、效率及新特点[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4期

7 阮宗泽;;狠话+大棒——美国对外政策的真实写照[J];时事报告;2006年10期

8 杜涛;;美国单边域外经济制裁的国际法效力问题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9 石斌;;有效制裁与“正义制裁”——论国际经济制裁的政治动因与伦理维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8期

10 陈小翠;;美国的单边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决策过程的经济学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柳剑平;胡蕲;;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合理性问题探讨[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左用章;;陈毅对华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贡献[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于凤兰;;气候变化对华北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影响[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5 沈国兵;;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心源;;刘少奇对华中抗战的历史功绩[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王晓华;;英国在抗战时期对华立场及对香港问题的态度[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邵亚楼;;经济激励与和谐世界的构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9 王介南;;郑和下西洋引发的明代海外贸易对华南沿海地区的影响[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刘广深;许中坚;戎秋涛;;土壤酸化对华南红壤水土流失的加速效应[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梦杨;欧盟对华鞋企实施“日落复审”反倾销实地核查[N];中国贸易报;2009年

2 特派记者 师琰;顶级智库建议英国设立对华专门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美国对全球337调查趋势及分析[N];国际商报;2010年

4 驻日本使馆经商处;日对华出口结构出现新变化[N];国际商报;2010年

5 邹德浩;日企暗助美对华彩电反倾销[N];工人日报;2004年

6 ;印度对华反倾销特点解析[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7 记者 陈晓彬;安全生产需要保险业的参与[N];经济参考报;2001年

8 蔡忠仁;6月份越对华橡胶出口增长[N];中国化工报;2010年

9 赵全敏;美对华“E外交”攻心术升级[N];国防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静 许圣如 ;26亿日元对华援助项目签署背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荷娜(津巴布韦);强制外交和极权主义体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高世鹰;战后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4 蒋晓燕;美国国会与对华安全决策(1989-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5 宋国友;国家冲突阴影下的贸易增长:一种社会—国家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6 曾军;中美经济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何中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杨丹;中美贸易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边红彪;吉田茂早期对华外交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小笛;美英在对华经济制裁上的分歧[D];外交学院;2010年

2 刘家宝;美国对华政策研究:从罗纳德·里根到乔治·W·布什[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吴倩岚;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新措施及其局限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宋冰;日本对华援助的转变[D];外交学院;2004年

5 韩燕燕;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周婷;欧盟对华反倾销及中国对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7 张波;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的原因及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建;外国跨国公司对华并购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孙金梅;美国积极推行对华环境外交原因探析[D];外交学院;2001年

10 杨海燕;国外对华反倾销特点、原因及中国应对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60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60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3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