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国创建国际制度的策略
本文选题:崛起国 切入点:国际制度 出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会引起崛起国对现存国际制度分配结果的不满。崛起国大体上可以采取两项策略来改革国际制度安排:一是推动现存国际制度内部的改革,二是在外部创建功能重叠的新的国际制度。已有的制度主义研究多认为新建国际制度很难实现,但现实世界中却出现了崛起国成功创建国际制度的不少实例。作者试图探寻在何种条件下,崛起国创建的国际制度更容易获得初始生存。由于新建国际组织天生的脆弱性,崛起国能否建立稳定可见的自我约束机制,塑造"新旧"国际制度的合作预期,是决定国际制度能否创建成功的关键。基于此,作者提出一个制度间合作的分析框架,认为崛起国在议题领域选择和组织间架构两方面的策略选择,会影响制度间合作承诺的可信性,进而影响新创国际制度的初始生存。通过对亚洲开发银行、亚洲货币基金、清迈倡议以及金砖银行创建的比较案例研究,文中提出的假说得到验证。其政策启示在于,崛起国通过选择网络外部性较低的议题领域以及建立合股、授权和战略伙伴等制度化的组织间架构,有利于塑造制度合作的稳定预期,促进国际制度在创设初期的生存。
[Abstract]:The change in the ratio of national power will cause the rising countries to be dis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general, the rising countries can adopt two strategies to reform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irst, to promote the reform within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system. Second, to create a new international system with overlapping functions outside. Most of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alism studies hold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new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real world, however,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the successful cre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by a rising nation.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out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created by the rising nation is more likely to survive initially,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vulnerability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Whether a rising country can establish a stable and visible self-restraint mechanism and shape the expect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inter-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 strategic choices of emerging countries in both subject area selection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 will affect the credibility of inter-institutional commitment to cooperation and, in turn, the initial survival of the newly created international system... through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he Asian Monetary Fund, The Chiang Mai Initiative and the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created by the BRICS Bank hav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is hypothesis are that rising countries choose areas of concern with less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establish joint ventures. The institutional inter-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such as delegation of authority and strategic partners is conducive to shaping the stable expectation of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and promoting the surviv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early stages of its cre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批准号:16CGJ0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钢;西方国际制度理论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2期
2 罗伯特·基欧汉,门洪华;国际制度:相互依赖有效吗?[J];国际论坛;2000年02期
3 张敬新,苏俊燮;国际制度中的霸权[J];国际观察;2001年02期
4 王学东;国家声誉与国际制度[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7期
5 李晓燕;试析国际制度的作用及其局限性[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何卫刚;国际制度框架下中美俄关系的合作与背离[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3期
7 李晓燕;从“合作”到“和谐”:国际制度的作用趋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刘宏松;;对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另一种理性主义解释——国际制度中的“自为其事”权力理论述评[J];国际论坛;2006年05期
9 卜翔国;;公共益品与国际制度[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于宏源;;国际制度与政府决策转型[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玮;;国际制度对非成员国的作用[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2 阮金之;;国际制度的群体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杜娟;;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论:理性主义国际制度研究的新发展[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4 韦进深;;国际-国内互动: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解释[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余建军;;身份、规范与利益——理解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途径[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李增刚;董丽娃;;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制度起源与实施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世平 王明国 毛维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制度研究需要准确的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张仕荣 毕成良;新时期国际制度的挑战[N];学习时报;2013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李巍;国际制度研究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陈昌煦;对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理性主义解释[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苏长和;中国制度与自我节制[N];东方早报;2011年
6 王彦志;打开国际制度的黑箱:国际法学的跨学科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 张建;中国贡献了什么[N];解放日报;2013年
8 沈丁立;和平依然是“基本面”[N];人民日报;2006年
9 陈彬 廖建凯;民间社会与联合国的民主化进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波]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 吕虹 编译;英国与欧盟“分手”谁受伤?[N];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玮;跨越制度边界的互动——国际制度与非成员国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马兰起;脆弱性博弈与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的创建[D];外交学院;2010年
3 王明国;国际制度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鹏;印度洋地区国际制度的评估[D];暨南大学;2015年
5 贾烈英;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6 韩万圣;冷战后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利文;东南亚反恐合作的国际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海龙;跨大西洋安全关系的制度化:从理性选择到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明涛;国家正向和反向参与国际制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李晓燕;国际制度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兵;中美国际制度战略的比较、借鉴与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曹俊;国际制度的国内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胡尉尉;国际制度变迁动力理论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乔治;金砖五国组织及其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公平,发展,互惠互利[D];浙江大学;2015年
7 夏完立;冷战后美国亚太制度霸权的建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8 柳思思;国际政治资源中的国际制度资源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9 赵贞;国际制度的有效性及对东北亚地区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赵亮;当代国际制度分析及其改革设想[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9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8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