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今中俄美三角关系的若干特点
本文选题:中俄美 切入点:三角关系 出处:《东北亚论坛》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俄美三角关系出现于20世纪70~90年代,至今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时代环境和条件、各国力量对比关系、影响范围和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已。作为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微妙、最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中俄安全、政治关系好于经济关系,中美经济、金融关系好于政治关系。中俄政治互信强于中美。中美经济联系优于俄美。俄美安全关系胜于中美。中俄关系是"准同盟"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范。中美关系是"非敌人"的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关键。即中俄高级政治关系好于中美,中美低级政治关系好于中俄。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两组大国关系。中国要实行双向、双线同盟战略,即在全面提升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着力推动与美国的战略相向关系。即在高级政治方面,发展与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在低级政治方面,发展与美的互利共赢关系。
[Abstract]:The triangular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appeared in the 1970s and 1990s in 20th century, still exist today, but the circumstances and conditions of the tim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in the balance of forces, the scope and extent of influence have all changed. As the most complex and delicate in the world toda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iangular relations, Sino-Russian security, political relations are better than economic relations. Financial relations are better than political ones. Sino-Russian political mutual trust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no-US economic tie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n-U.S. security relation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no-Russian relations are "quasi-alliance" relations. Sino-U.S. relations are "non-enemy" relations and the key to great power relations. That is, the high-level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re better than thos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lower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better than thos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Sino-US relations and Sino-Russian relations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groups of great power relations for China. China should implement a two-way, two-line alliance strategy. That is, while promoting the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with Russia in an all-round way, we should strive to promote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s, to develop the strategic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Russia at the senior political level, and at the lower political level. To develop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教育部地区与国别培育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中心科研项目
【分类号】:D822;D851.2;D8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兴;孔瑞;;中美关系中的俄罗斯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5期
2 李兴;牛义臣;;上合组织为何不足以支撑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J];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04期
3 李兴;;国际秩序新变局与中国对策的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兴;;俄罗斯梅普组合的“东倾西向”外交[J];新视野;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世财;全球治理视野下的G20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霍彦贤;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交的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飞;21世纪初期中美伊大三角地缘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李军政;G8与G20: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4 张笛;二十国集团机制化进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钟龙彪;;双层认知与外交调整——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宁;;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三角关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王振华;;“波感—伦敦—巴黎”三角关系在变动[J];世界知识;1996年05期
3 宋德星;地缘政治、弹性均势与美中印三角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04期
4 廉欢;略述中美日三角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5 ;我和好友爱上了同一个男人[J];伴侣(A版);2007年03期
6 唐永胜;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中美日三角关系[J];当代亚太;1997年01期
7 王献玲;;领导环境中的“三角关系”[J];领导科学;2007年20期
8 程林胜;“中美台”互动的复杂三角关系与两岸统一[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7年05期
9 ;美学者认为“中美日三角关系有利于亚洲的稳定”[J];两岸关系;1998年11期
10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J];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子敏;;论小说《紫颜色》对三角关系模式的新诠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桑鑫焱;吴铮;李宗民;;基于最小惯性轴的图像匹配与检索[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史占彪;张建新;;嫉妒的性别差异研究现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克香;;小儿内科常见护患纠纷及对策[A];山东省第六届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与中美印非均势外交平衡的重构[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柱刚;马荣才;曹鸣庆;;芸薹属作物脂肪酸链延长酶基因(FAE1)和油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拷贝数和序列变异分析[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谭远超;刘峻;;肱骨髁上骨折诊断疗效标准[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蔡洁珍;;健康促进与护理[A];健康促进与护理[C];2005年
9 王朱唇;;丙洲人过南洋史料[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冯绍雷;;中美俄三边关系与新世纪国际秩序的重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洪峰;全面系统分析中俄美在中亚的合作与竞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记者 王颂;两岸烹饪大师聚一堂 中俄美食荟萃推介展[N];黑河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庞华玮 龙飞;企业、银行、高利货 新“三角关系”揭秘[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记者 严锋 谭卫兵;就朝核问题中俄美表态[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卓卓;药店的“三角关系”[N];医药经济报;2006年
6 寇建东;IKCO,青年的“双三角关系”[N];中国经营报;2007年
7 杨立群;“三角关系”[N];解放日报;2007年
8 李国旺;物价、政策、人气三角关系与投资主旋律[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余跃邋周树远;“东哈恋”追踪:揭秘新三角关系[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葛会忠;三巨头难破三角进攻[N];中国体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指挥;阿马尔那泥板中所见的近东大国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海滨;冷战后日本台海政策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秀琴;家庭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靳涵身;重写与颠覆—约翰·厄普代克“《红字》三部曲”之互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刘忠波;多重话语空间与中国形象的权力场域[D];南开大学;2013年
6 孙俊华;美日韩安全三角[D];外交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月峰;论冷战后的中美日战略三角关系[D];延边大学;2001年
2 郭生;冷战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许淳凯;中美俄新三角关系对中国发展进程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曾璐;新世纪初中美俄安全三角关系探析[D];暨南大学;2002年
5 孙忠怡;从《挪威的森林》中的三角关系来解读“我”[D];吉林大学;2008年
6 谢俊才;从三角关系视角看中国—东盟—日本关系发展[D];暨南大学;2008年
7 周健;后冷战时代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魏春霞;伍尔夫对人类社会的救世良方[D];暨南大学;2007年
9 徐刚;中印关系与中国安全环境[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范洪颖;新世纪初中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析论[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589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58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