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期日本与东盟的安全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2 09:00
本文选题:日本 切入点:东盟 出处:《吉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框架结构包括引言、正文、结语和后记等七个区块,其中正文设有四个部分。按照逻辑推理习惯和内容相互印证为基本原则,以“起—承—转—合”的逻辑进行拓展,按照“认知——推进——挑战——启示”的结构进行论述。试图在每一部分都针对论文主题做出适当的理论阐释和现实解读。 第一部分日本与东盟间的安全认知和安全政策,属于“起”的部分。试图探讨位于东亚区域的大国——日本和一组中小国家构成的集合体——东盟之间缘何产生安全合作关系。由于东亚安全环境的不断变迁,面临相同安全环境下两个主体奉行了相类似的安全理念,即“综合安全”。而“综合安全”的理念在东亚的发展分为两条脉络,即强调外导取向(outward—looking)的日本和主张内导取向(inward—looking)的东盟。以两个行为主体奉行安全理念的异同为研究的理论主线,以安全环境和安全理念为背景,具体分别从东盟、日本角度出发,阐述每个主体内部的观点与政策。通过研究日本安全战略的地缘转向,得出地区主义的转向使东盟成为日本安全战略的重要考量的结论。而东盟对日本也有安全面向的需要与期待,东盟与日本在战后多年的合作关系使东盟倾向于同日本进行安全合作。 第二部分日本与东盟安全合作取得的进展,属于“承”的部分。在此承接第一部分的叙述,论述日本和东盟在安全方面的合作有哪些延续与嬗变。通过对领域、方式、程度三个层面的回顾与考察,可见冷战后日本与东盟安全关系的发展呈现出合作领域扩展——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合作方式增多——从双方合作到地区的多边合作以及合作程度加深——从初步合作到相互依赖的特点。以1997年金融危机为界,前后两段时期日本与东盟安全合作关系的地位也有所差别。二者的关系是以日本为施动体,东盟为受动体的局面转化为趋于平等的关系。总之,日本与东盟藉由长期的安全层面的深化合作,已存在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分日本与东盟安全合作的挑战,属于“转”的部分,探讨双边安全关系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与第二部分相照应,探讨双方在两种合作方式即双边合作、多边合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双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分别从日本和东盟的角度出发,探求双方内部导致合作充满变数的因素。而多边合作中的挑战则集中体现在双边安全理念的相异性方面,因双方属于该区域内部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体,对综合性安全原则所倡导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而双方所秉持的安全原则的相异点集中体现在“不干涉原则”和“东盟方式”之中,通过着重分析东盟地区论坛的合作过程来指出多边合作中的困境。除此之外,日本试图在东亚区域安全合作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而东盟只希望日本成为大国平衡的一个主体,双方对彼此的期待与角色认知并不吻合,其间出现种种矛盾与问题。中国与美国两个区域内大国和区域外的大国对日本与东盟的合作关系亦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中国崛起在该地区造成了权力结构的重新分配,而美日同盟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日本的安全政策。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的第二个小结论就是日本和东盟的安全关系是面临诸多问题,没有达到完全的相互依赖状态。 第四部分,日本与东盟安全合作的意义及对中国的影响,属于“合”的部分,是对前文论述与分析的总结。双边的安全合作,给双方带来了绝对利益。在客观上,保障了整个区域的安全,维持了区域的和平。目前,日本与东盟之间的安全合作的平台主要是在东亚区域内,由东盟扮演核心与火车头的角色,透过东盟加三、东盟区域论坛等制度运作,来推动整个东亚区域的整合与发展。而正是因为在这个平台上运作的各种制度,使东亚区域成为了中国与日本与东盟竞争与合作的场域。因此,中国应该着重发展与东盟双边安全合作关系,在东盟和日本双边安全合作的领域压缩日本得以发挥政治安全作用的空间。同时,在多边安全合作领域,积极同日本和东盟进行安全合作,联合东盟和日本的力量共同创造东亚良好的安全环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丹志;;期待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共赢[J];w,
本文编号:1600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0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