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东京事件与中日交涉
本文选题:东京事件 切入点:国共两党 出处:《民国档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29年9月,中国留日学生为反对国民政府收回中东铁路、声援苏联,在东京参加日中朝三方联合发起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遭到日本警察的大肆逮捕,史称东京事件。事件发生以后,中日之间进行了频繁地交涉。期间,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国民政府以区别对待的方针,坚持外交手段谋求日方释放逮捕的国民党员和一般留学生,并将其中的共产党员设法引渡归国、依法惩办。其将政党利益高于国家权益的做法,实为此次交涉之贻误。与此同时,中共为声援在东京被捕的党员和留学生,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发动群众示威游行,客观上起到了声援苏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作用,国内舆论对中日交涉又增加了砝码。然而,东京事件是为保卫苏联而发动,忽略了自身的国家利益,是对共产国际盲从的表现。
[Abstract]:In September 1929,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took part in a demonstration against Japanese imperialism organized jointly by Japan, China and North Korea in Tokyo to oppose the repossession of the Middle East railway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expressed solidarity with the Soviet Union. They were heavily arrested by Japanese police. It is known as the Tokyo incident. After the incident, there were frequent negoti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During the period, the KMT and the CPC took different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incident. Insisting on diplomatic means to seek the release from Japan of the arrested Nationalist Party members and ordinary foreign students, and to try to extradite the Communists among them and punish them according to law, and to put the interests of the political parties abov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t the same time, in support of the party members and students arrested in Tokyo, the Chinese Communists staged mass demonstrations in major cities in the country, which objectively played a role of solidarity with the Soviet Union and opposition to Japanese imperialism. However, the Tokyo incident was launched to defend the Soviet Union, ignoring its own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howing blind adherence to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K263;D8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宜田;丁伟;;中共党史上的“东京事件”[J];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小蓟;;任弼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纠“左”[J];党的文献;2010年02期
2 蔡庆新;;抗战时期中共最高决策层中的任弼时[J];党的文献;2011年02期
3 李红;;试论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J];党史文苑;2008年02期
4 欧阳军喜;;论抗战时期《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影响[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2期
5 李永春;;蔡和森与顺直省委改组[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4期
6 莫庆红;;1930年上海法租界电车工人57天大罢工论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06期
7 曹春荣;;关于“一苏大”会址的选择及其他——从新编《朱德年谱》的一则记事说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吴文珑;;延安时期马列著作翻译与出版的历史考察[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4期
9 朱宝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4期
10 吴永;;一九三七年中共中央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及其引发的党内危机述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华;;劳资冲突视野下社会保障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反思——基于20世纪上半叶上海社会保障的一项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朱华;杨成龙;;土地革命时期的上海赤色工会初探[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东朗;;毛泽东“最后决定权”析评[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4 李东朗;;毛泽东与延安的学习哲学运动[A];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5 张飞虹;;刘少奇生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刘少奇研究述评[C];1996年
6 吕小蓟;;从“旅俄中国青年共产团团员调查表”看任弼时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A];任弼时百周年纪念-全国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张寿春;;任弼时对加强党的建设的突出贡献[A];任弼时百周年纪念-全国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陈力;姜铁军;;任弼时的军事思想研究[A];任弼时百周年纪念-全国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武志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党的两个历史决议[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下)[C];2011年
10 蔡庆新;;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及其特点[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中)[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3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继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苏共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占仁;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919-1943)[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德钦;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焦金波;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华雯文;社会保障:规避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常沛;任弼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靖宁;五卅运动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特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天鼎;悼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赵秀丽;早期中国共产党与非基督教运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宁;近代上海的女学生(1850—1922)[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爱丽;中国公学学潮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梁爱君;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任冉冉;上海社会体育研究(1912-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逯静静;民国初年的女学生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晓玲;近代上海产业女工研究(1861-1945)[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衣慎思;革命年代的三重变奏[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畅,赵志伟;“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评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宪文;对1927—1937年中国历史的基本认识[J];历史教学;2003年04期
3 莫子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问题再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民国高级将领的军衔划分[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04期
5 薛毅;也谈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西北地区工业开发——与李云峰先生等商榷[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4期
6 李新丽;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准备工作之述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唐永干,王正伦;国民政府体育理念的社会化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4期
8 谢坚明;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危机应对[J];民国档案;2005年03期
9 赵莉莎;;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限价政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彦生;;1928年中国恢复关税主权努力的历史透视[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军;;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族学生的保送升学政策及其变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博;;略述国民革命军陆军师之变革[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3 蒋清宏;;国民政府战前关税政策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4 褚静涛;;台湾光复与国民政府恢复行使主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5 祝正顶;;浅谈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6 袁成毅;;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述评[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蔡亮;;抗战初期上海民营工厂之内迁及意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洪森;;国共两党接收东北斗争述略[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9 孙宅巍;;论国共两党对南京大屠杀的共识[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鹿地亘;郭平英;;郭沫若之片断[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费士廷 通讯员 曾拥军;在这里,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N];解放军报;2011年
2 毕克官;应全方位抢救近现代文物[N];中国文物报;2006年
3 刘书春;孙越崎与玉门油矿的创办[N];民主协商报;2006年
4 陈小平;抗战时期的粮食库券[N];中国商报;2006年
5 陈文东;历史上的烟草税收[N];中国财经报;2008年
6 记者 吴亚明;贾庆林会见连战[N];人民日报;2009年
7 潘洵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与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小星;国共两党基层交流热络展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9 徐庆全;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的曲折内情(三)[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黄一琨;1946:谁丢失了和平[N];经济观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李精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志伟;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文化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玉红;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智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外派兵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伍操;战时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研究(1937-1945)[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尹艳辉;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军事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玉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戎向东;国民政府考试院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鹏旭;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惩戒实践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2008年
3 程道年;国民政府司法院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乔丽;江浙企业家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49)[D];西南大学;2008年
5 穆键;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D];安徽大学;2005年
6 郭懿;《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7 崔瑞涛;浅析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文秀;论1931年国民会议代表的选举与产生[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难民安置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范连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惩治腐败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11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1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