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哥本哈根大会为例浅论当代美国环境外交政策
本文选题:环境外交 切入点:美国环境外交政策 出处:《湖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美国环境外交自从实施第一项环境外交政策以来,走过了并不平坦的四十多年发展历程,进步与倒退循环交替,最近奥巴马政府的态度又有些“摇摆不定”,其政策的出台是出于何考虑,背后的推手又是出于何种目的,这支“离岸平衡手”又在把玩怎样的博弈,我们该如何应对与借鉴,这些都值得冷静分析与思考。当代人类面临无数挑战,但只有两个挑战真正毁灭人类。一是核战争,二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全球问题。这里要重新提到美国生理学、地理学和进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这位谨慎的乐观者指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不久远的,当代儿童和青年在有生之年必须解决世界环境问题。而我们是主动选择愉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还是被动地接受不愉快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将影响整个世界的未来走向。 通过论述,本文主要阐明以下几点关键问题:一是在“后京都时代”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真实走向问题;二是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是否是新的倒退问题;三是美国环境外交政策是否成为继人权外交政策后又一干涉他国内政强有力的工具的问题:最后我国该如何同时应对和借鉴美国环境外交政策。 文章将着重展现美国在当代以及追溯以往几十年的环境外交政策走向和发展趋势,同时剖析在本次哥本哈根全球大会上,奥巴马的发言以及美国政府的态度其真实目的.美国作为环境外交发源国,其政策的颁布均有其深层含义,要进行深层挖掘和提炼。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environmental foreign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gone through an uneven course of more than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alternating between progress and retrogression. Recently,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attitude has been somewhat "vacillating".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its policy, what is the motive behind it, what kind of game is this "offshore balancing hand" playing, and how should we deal with it and learn from it? These are worthy of sober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Contemporary human beings face numerous challenges, but only two of them truly destroy humanity. One is nuclear war, the other is the global problem caused by human activity. Geograph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ist Jared Diamond, a cautious optimist, points out that modern human lifestyles are unsustainable and not long ago. Contemporary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must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the world in their lifetime. Whether we choose the happy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actively or passively accept the unpleas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will affect the future of the whole world. Through discuss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following key issues: first, the real trend 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Kyoto era"; second, whether the US environmental foreign policy is a new retrogression in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The third is whether the environmental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for interfering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countries after the foreign policy of human rights: finally, how should our country deal with and learn from the environmental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nvironmental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ontemporary and past decades, and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 the global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Obama's speech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U.S. government have their true purpose. As a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diplomacy, the promulgation of policies by the United States has its deep implications, which should be excavated and refined.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乐宪,张越;美日欧环境外交政策比较[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04期
2 赵凯;;浅谈美国的环境外交[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史卉;;论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的环境外交[J];前沿;2007年10期
4 夏正伟;梅溪;;试析奥巴马的环境外交[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5 沈海涛;赵毅博;;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J];东北亚论坛;2008年05期
6 谭伟;;欧盟推行环境外交的原因及局限性[J];求索;2010年07期
7 夏正伟;梁天亮;;试析里根政府的臭氧环境外交[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04期
8 陈世英;浅析美国的环境外交[J];理论学习;2004年02期
9 何忠义,盛中超;冷战后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分析[J];国际论坛;2003年01期
10 海滨;新课简介(之二) 《全球环境与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杰;王端;;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社会个体环境保护行为探析[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花明;陈润羊;;加强环境保护 促进新农村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朱辉;;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4 李晓壮;;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杜嘉美;;校园环保公益组织运作之可行性初探——以北京大学为例[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王乃权;;太阳能卫星发电中的空间环境问题[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樊振辉;庞少静;;试论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恢复方法[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8 龚健;刘耀林;;土地整理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尹淑坤;钱毅;段益生;王万新;艾南山;;城市近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浅析[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华;;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迪凡 香港施乐会;波兹南到哥本哈根:呼之不出的美国[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CBN记者 陈晓晨;哥本哈根是个开始,不是结束[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闫立良;对话哥本哈根 中国低碳经济扬帆起航[N];证券日报;2009年
4 CBN特约记者 孙卓;美议员在哥本哈根:向全球坦白国内分歧[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白晶 何英;哥本哈根前奏 各吹各调[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扬渲 毛广绘 通讯员 陈胜伟 陈璇;哥本哈根 我在现场[N];浙江日报;2009年
7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保罗·克鲁格曼;哥本哈根会议可望达成可负担得起的方案[N];华夏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马连鹏 特约撰稿 程严;哥本哈根:一场谈判的由来[N];中国经营报;2009年
9 本报实习生 王文清 本报记者 唐烨;经济利益决定“哥本哈根”命运[N];解放日报;2009年
10 詹姆斯·莫里 编译 刘洋;米利班德兄弟手握英国绿色大业[N];中国能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桂义;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新英;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3 金慧华;世界银行环境政策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李红利;中国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难题及对策机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任峗;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罗永仕;生态安全的现代性解构及其重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于光君;农村城镇化与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王启东;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洪长安;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妮娜;以哥本哈根大会为例浅论当代美国环境外交政策[D];湖北大学;2011年
2 刘丙辉;环境问题对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及我国对策[D];河北大学;2000年
3 李爱民;关于环境问题的人文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严鹏程;中国环境社会学框架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李志坚;明代皇木采办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克亚;环境保护经济引导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7 程朝晖;环境污染治理与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D];四川大学;2004年
8 韩梅;物质文化领域的环境问题反思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兰卓;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10 胡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法律义务[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6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4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