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认同的机理和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8-03-26 03:49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切入点:国际认同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10期


【摘要】: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认同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认同的关键在于认知、遵循和把握其国际认同机理。国际认同机理包含认知、认可和认同三条理路,认知由知识层面的价值观传播实现,认可依公共外交层面的价值观渗透,认同靠国际层面的价值观体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认同,首先要利用社会传播系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国际认知;在公共外交中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增强其国际认可;在国际事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其国际认同。
[Abstract]: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dent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our country and strengthen our cultural soft power, while the key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dent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es in cognition. Following and grasping its international identity mechanism. The international identity mechanism includes three ways: cognition, recognition and identity. Cognition is realized by the dissemination of values at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nd is permeated by the values of public diplomacy. To realize the international ident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first of all, we should use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spread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promote their international cognition. To show the affin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public diplomacy, to strengthen their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to practi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to promote their international identity.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分类号】:D64;D8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钢,张会兰;美国文化传统浅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李颖川,李海滨;浅析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背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常晖;;从文化渊源解读中美民族性格差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戴卫平,吴蓓;英语与英美文化[J];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蔡炜;;经济学快乐原则与生产方式的选择[J];党史文苑;2008年24期

6 胡燕;;从美国动画片看美国文化传播[J];电影文学;2009年19期

7 李锦云;;英雄主义和国家文化形象的树立——中美军事电影创作的跨文化比照[J];电影评介;2009年19期

8 解丽霞;;文化建设的四重路向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9 董璐;;文化安全遭受威胁的后果及其内生性根源[J];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02期

10 陈荣岚;;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传承传播的协同创新[J];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斌;郑满宁;;扭转“逆差”:社交媒体时代国人形象传播机制及策略[A];新闻学论集(第30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峰;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复旦大学;2004年

5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奔;爱默生与美国个人主义[D];厦门大学;2008年

7 惠敏;当代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路书红;教学理论建设的方法论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峰;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的历史成因及社会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永婷;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历时性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美萍;论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文化记忆[D];暨南大学;2011年

3 肖广鹏;论汤亭亭小说中华裔美国人身份的叠合认同与建构策略[D];暨南大学;2011年

4 董晓庆;嵌入性视角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5 欧阳泽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价值的挑战及其应对[D];南昌大学;2011年

6 王新刚;现代汉语、英语、日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范彩霞;美国俚语与美国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金慧;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健康促进政策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高畅;模拟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曙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中的若干问题[J];理论视野;2013年05期

2 黄中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J];新湘评论;2014年07期

3 蒋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J];学习月刊;2014年07期

4 舒刚;;建设核心价值观——人是中心[J];前线;2014年03期

5 李雪婷;;美国和新加坡构建公民核心价值观的启示与借鉴[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张冰爽;试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7 杨百成,程光泉;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5期

8 李现曾,王凤英;价值观建设的社会意蕴[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徐少伟;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J];党建研究;2003年08期

10 姜涛;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利辉;;如何认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张耀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3 刘魁;;民营企业价值观的内化分析[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胡琦;;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西方经验之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5 马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郭明义精神[A];追寻雷锋的足迹:当代雷锋郭明义[C];2013年

6 张春美;;从方法论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7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视域分析[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吴颖新;;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的思考[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袁贵仁;;深入开展价值观与文化问题的研究[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李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表述 新的内涵[N];长江日报;2012年

2 马凤强;构建共同价值观[N];新疆日报(汉);2012年

3 马建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湖南工程学院 毛晓华;推进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途径[N];光明日报;2013年

5 苏理文;奏响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人旋律[N];人民日报;2014年

6 记者 王晓映;我省出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N];新华日报;2014年

7 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培在高处 育在广处 行在细处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玉溪日报;2014年

8 卢红 浙江省诸暨市人口计生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三方面做起[N];中国人口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兴旺;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发展[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中共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钟俊杰;用核心价值观凝聚“合肥力量”[N];安徽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跃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河北大学;2011年

3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年

6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殷晓元;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周军;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的路径选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孟省;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D];大理学院;2013年

3 陈耀玲;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赵黎明;苏共垮台的价值观反思[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5 王全义;新军事变革条件下部队基层官兵价值观建设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万磊;价值观视阈中党与青年关系的再认识[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7 闵建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雷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9 陈利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孝道价值观构建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10 胡冠南;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66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66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