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浅析后冷战时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困境——基于人道主义干预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29 11:36

  本文选题:后冷战时代 切入点:联合国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5期


【摘要】:后冷战时代,人道主义干预理论日益成为西方社会处理国际危机的主流理论,影响巨大。这种影响也同样波及联合国。此外,受冷战后国际大环境影响,联合国在维和行动中的人道主义干预色彩愈发浓厚。然而联合国的各项维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一种困境,难有重大突破,并且常常偏离原定目标。这种困境和联合国低估、忽视了人道主义干预理论本身存在的重大问题有着重要关系。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heory increasingly becomes the mainstream theory of Western society, international crisis has great impact. This effect also spread to the United Nations.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fter the cold war,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i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creasingly strong colors. However, the United Nations peace keeping operation in large degree in a predicament, difficult to have a major breakthrough, and often deviates from the original goal. This dilemma and UN underestimated, ignore the major issues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theory itself 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81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秀军;后冷战时代的国际软力量竞争与中国选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韩志斌;焦玉奎;;后冷战时代伊拉克复兴党政治模式的特点[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郭学堂;后冷战时代大国关系的变迁与集体安全的未来[J];国际观察;2000年03期

4 张广生;;后冷战时代世界秩序的可能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高志虎;李祥;;后冷战时代美国大战略制定的困境探析[J];国际论坛;2009年05期

6 潘光,余建华;后冷战时代全球民族主义新浪潮的若干特征[J];学术季刊;1996年01期

7 赵楚;布什主义与美国后冷战时代国家战略[J];国际展望;2002年13期

8 郭锐;;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若干内在课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秦超;美国能炸毁地球几次?——后冷战时代最大核武库探秘[J];国际展望;2001年24期

10 樊吉社;“后冷战时代军控形势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J];美国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光明;;近年诗歌的民生关怀[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玲玲;;改革开放与促进朝鲜半岛和平[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斌;张艳芬;;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从詹明信文化理论出发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吉社;后冷战时代的军控形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余伟民;冷战史研究:后冷战时代的历史之鉴[N];人民日报;2010年

3 宋天水 香港《大公报》;美国霸权必将走向没落[N];世界报;2006年

4 王恬;构建有效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N];人民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康慨;村上春树:现实主义描写已经不灵,今后要靠隐喻打天下[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吴心伯;美国—东亚关系的新走向[N];解放日报;2009年

7 平可夫 《亚洲周刊》;为何中巴能够建立长期友好关系[N];世界报;2006年

8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 理查德·哈斯(RichardHaass);奥巴马的外交元年[N];南方周末;2010年

9 国际关系博士,旅俄学者 乐明;奥巴马收回了布什的空头支票之后[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邱登科;后冷战时代:共同抵御生态恶变[N];民营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淑艳;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3 尹斌;后冷战时代欧盟的中东政策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任东波;从帝国到国际共同体[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杨震;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复旦大学;2012年

6 王秋彬;后冷战时代全球反美主义浪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郭蔷;英语霸权的历史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宗权;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D];复旦大学;2008年

9 焦玉奎;冷战后中东民族主义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咸命植(Ham,,Myungsik);非对称世界中的国际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彬;新瓶装老酒——后冷战时代美国全球战略剖析[D];四川大学;2002年

2 刘辉;后冷战时代沙特阿拉伯与美国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4年

3 陈佳蕾;后冷战时代的中国经济外交[D];吉林大学;2007年

4 徐瑞珂;后冷战时代英美特殊关系的维系[D];山东大学;2011年

5 郭海涛;后冷战时代美国与巴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伟伟;后冷战时代美国的俄罗斯观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周健;后冷战时代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9 易芳兰;后冷战时代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米智;后冷战时代土耳其的外交选择:西方与中东[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0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80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2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