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韩美不对称同盟及其对韩国外交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30 10:02

  本文选题:韩美同盟 切入点:不对称联盟 出处:《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摘要】:联盟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安全合作而针对成员之外国家签订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议关系。由于不对称联盟结构的特性使然,实力地位相差较大的小国通常面临更多的联盟困境。在联盟不同阶段,小国分别面临自主与安全威胁、连累与抛弃的局限性以及联盟的动态变数困境。冷战以来,韩美同盟对韩国外交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依附于美国的追随外交;自主外交历尽艰辛难以实施;平衡外交困难重重。尤其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进一步加剧了韩国对外政策的"两难选择"。因此,韩美不对称同盟是韩国外交困境产生的根源和实质所在。
[Abstract]:Alliances are formal and informal relations of agreement between sovereign States for security cooperation against States other than members...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the asymmetric structure of the alliance, Small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 different positions of power often face more difficulties in allianc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alliance, small countries are faced with threats to autonomy and security, limitations of intertwining and abandonment, and the dilemma of dynamic variables of the alli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Korea-US alliance on South Korean diplomac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diplomacy, which is dependent o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independent diplomacy through hardships; and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balancing diplomacy. In particular, the United States'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Therefore, the asymmetric alliance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root and essence of South Korea's diplomatic dilemma.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韩国政治转型中的政党政治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8100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31.26;D8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韩献栋;;利益差异、战略分歧和美韩同盟关系的再调整[J];东北亚论坛;2010年01期

2 韩献栋;;韩国的外交困境:一个概括性框架的解读[J];东北亚论坛;2012年03期

3 董向荣;;不对称同盟与韩国的反美主义[J];当代亚太;2009年06期

4 韩献栋;;同盟政治的安全困境——连累抛弃模型的解释力及其局限[J];国际论坛;2006年05期

5 孙德刚;;国际安全合作中联盟概念的理论辨析[J];国际论坛;2010年05期

6 孙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及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7 刘雪莲;李家成;;冷战后美韩同盟不断强化的深层动因解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8 苏俊燮;韩美同盟的非对称性析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杨保筠;;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背景下的中美日关系[J];新视野;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艳霞;;威胁平衡与利益平衡——试析波美关系[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凌胜利;郭锐;;反美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鸣野;;“中间地带”:和谐世界的枢纽[J];东北亚论坛;2010年03期

4 王石山;王英;;同病相怜与联盟形成——非洲联盟政治(1955-2003)[J];国际政治科学;2011年03期

5 庞彦;;中国学者对冷战后韩国对朝鲜政策的研究现状[J];国际资料信息;2012年06期

6 齐兴霞;;朴槿惠时代的韩国东北亚政策分析[J];当代韩国;2013年01期

7 杨毅;;美国亚太联盟体系与中国周边战略[J];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03期

8 宋效峰;;中等强国视角下的韩国东南亚外交[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02期

9 邹应猛;;多节点世界中的中国与世界互动[J];国际论坛;2013年04期

10 高程;;周边环境变动对中国崛起的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鹏;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克成;基于方法论视角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钮维敢;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沟通行动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7年

5 刘力;合作与碰撞[D];外交学院;2008年

6 高奇琦;美韩核关系(1956年-2006年):对同盟矛盾性的个案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治军;美韩同盟与东亚安全:一种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马晶;冷战后韩国的东北亚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9 费昭s,

本文编号:1685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85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