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道与术:国际政治传播的战略思维

发布时间:2018-03-31 14:37

  本文选题:国际传播 切入点:核心价值观 出处:《社会科学》2014年12期


【摘要】:中国在开展国际政治传播以及进行软实力、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正确把握"道"与"术"的辩证关系,彰显国际传播的道义力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国民的主体性建设,尤其要深刻认识民主价值对于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在此前提下,注重提高国际政治传播的艺术和技巧,并使之与公共外交有机融合,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去政治化和危机公关,把传统的"对外宣传"真正转变为现代的"国际传播",从多个层面实现我国政治传播模式的转型。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oft power, public diplomacy and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China should correctly grasp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art" and highlight the moral power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ubjectivity, and in particular, deep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democratic values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n this premis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art and skill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t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epoliticize and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foreign propaganda" into moder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country'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ode from many aspect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发展道路中的价值理念及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2&ZH009)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建构与战略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1&ZD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华;黄曦;;政府国际公关的话语策略研究——基于《纽约时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分析[J];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2 叶皓;;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艾;;国际传播的研究热点回顾与趋势展望——2012国际传播文献综述[J];对外传播;2012年12期

2 唐国才;;试析我国外交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及其与珠三角的互动[J];国际展望;2013年01期

3 付玉辉;;2012年对外传播研究特征[J];对外传播;2013年01期

4 景庆虹;;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2年12期

5 李滢嫣;;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俄罗斯公共外交中的作用——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为例[J];东南传播;2013年07期

6 郦树龙;张杰;;论中国—东盟国家非传统安全警务技能培训合作——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陈丽名;;试析在应对“中国威胁论”中公共外交发挥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32期

8 黄南婷;陈乐君;;昌九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展公共外交之探索——以九江学院为例[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9 张珂;;公共外交中的媒体运作——美国的经验借鉴[J];青年与社会;2013年07期

10 张亚然;;从主流新闻媒介传播路径特征分析国际传播新趋势[J];中国广播;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向宏;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与媒体传播[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刚;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杜佩琴;加拿大公共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青岛大学;2013年

3 杨亮;从媒介战略管理视角看央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D];河北大学;2013年

4 张文波;新媒体时代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余地;“国际在线”网站泰语版的国际传播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钟晓满;中国体育国际传播:挑战与创新[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希光,BradThompson,于家娣,包丽敏;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中美媒体关于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和学生示威报道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0年01期

2 陈寒溪;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以“中美撞机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1年03期

3 周庆安,沈绿;《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0年涉华报道透视[J];国际新闻界;2001年03期

4 杨雪燕,张娟;90年代美国大报上的中国形象[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姜巍;;表达与构建——《纽约时报》“7·5事件”报道的话语修辞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年10期

6 田发伟,李希光;美国媒体关于中国SARS报道中的政治化倾向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02期

7 柳金旗;试析《纽约时报》对“神舟”五号报道的议题建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02期

8 陈红梅;;框架与归因——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01期

9 马世领;《新闻周刊》对华报道分析[J];中国记者;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怡宁;国家利益视野下的美国涉华舆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鹏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大众化”——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探析[J];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2 刘文科;张文静;;第三代政治传播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周建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传播功能分析[J];江海学刊;1997年01期

4 荆学民;苏颖;;论政治传播的公共性[J];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5 杨晶;;论政治传播、群众路线与解放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09期

6 胡亚云;论政治修辞与政治传播[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7 鄞益奋;政治传播的传播控制分析[J];行政论坛;2002年01期

8 鄞益奋;试析政治传播的传播控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许静;浅论政治传播中的符号化过程[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1期

10 王敏;论政治传播有效性的策略[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祥辉;;依赖律·竞争律·适应律——政治传播规律的生态学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陈华文;;现代国家视野下的政治传播论略[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褚金勇;;国家与民族:政治传播中的少数民族身份认同[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4 张宁;周一凝;;全民恶搞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传播的特点与影响分析[A];新闻学论集第28辑[C];2012年

5 白杨;;网络流言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潘祥辉;;去科层化:互联网在中国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再考察[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7 张怡;;和谐语境中的多元表达——从“两会”博客看博客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传播功能[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邹旭怡;;当下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态及其制度建构[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圆桌对话“传播媒介与都市空间生产”嘉宾简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荆学民 施惠玲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三大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省委宣传部 彭永;政党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N];湖南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陈叶军;有温度的政治传播话语才能入耳入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王丕屹;政治迷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白文刚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实践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去科层化: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陈秀文;浅议电视的政治传播功能[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刘婧一 中国传媒大学;掌握需求:美国政治营销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黄旭;安全·融合·创新[N];解放军报;2014年

10 胡正荣;解析媒介当代迷思[N];经济观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n,

本文编号:1691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691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